研碎的矿末在两人眼皮下,居然产生了变化,开始出现漂亮的蓝色结晶体。
“咦,”朱三不解。
刘昌郝脸色很正常,这是它吸收空中水蒸汽所产生的变化,物质基本未变,都不能算作化学变化,不过有了这个变化,才能确认它就是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胆矾。
在宋朝,它不叫胆矾,而是叫石胆,难就难在这地方,名字不一样,便不易“沟通”。胆矾还是好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若是寻找草炭、珍珠岩与蛭石,难度会更高。
“三郎,是其也。”
“其有何用?”
“搭配一样物事,便是杀虫利器。”
搭配的是石灰,不但能杀虫,还能除菌,至少远比李店主所说的种种杀虫方法靠谱得多。
刘昌郝问价格,进了药店,那会便宜。
“你对他们说,我会要两百斤,其斤价不能高于三十文钱。”刘昌郝说道,它又不是稀有矿石,即便是河东那边运过来的,能有多少成本。但胆矾找到了,珍珠岩、草炭、蛭石能不能找到呢?
刘昌郝从韦家拿出纸笔,将这三样重要的基质矿各种特征写了出来:“置于药店,名称必改变之,你试着找找,看能否找到。”
“我试试,”朱三说。
不过刘昌郝琢磨着,即便朱三他们认真去找,顶多只能找出两样,但能找出一样是一样,有的可以用他物替代,如蛭石,用河砂替代也可以,只是效果会差不少,还有草炭,也能用发酵的松树皮替代,当然,效果也比较差。
朱三将纸头装好,用卖弄的神情,从背袋里掏出一把契单。
刘昌郝翻着契单,狐疑地问:“三郎,清明契单为何如此之多?”
在他想法里,端午节契单必远胜于清明节契单,宋朝夏天还有一个很大的节日叫夏至节,因为闰四月,端午节过后便是夏至节,节上加节,然而端午节契单只拿到五百多贯,其实端午节的契单是很正常的。不管端午或清明,如何能与除夕元旦相比。可现在清明节的契单极不正常,居然达到一千四百多贯。
难道今年清明节会发生什么大事?
朱三没有卖关子,说出原因。
伍贵带着刘昌郝四首诗词回京城雕版,雕好后,如约拿到各家店铺,让各家店主看。
其中有一家店主姓娄,乃是一名老举子,虽然未考中进士,颇有些才学,在京城儒林里有着不小的名气。他看了雕版后,对顾客与他好友说,清明鞭炮将出一诗,会流传千古。
刘昌郝听了苦笑。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但宋朝最古怪的地方,明明词有名,各个文人偏偏将这一题材当成令,诗余,不上台面的文学体裁。宋朝诗佳作不多,宋朝文人偏偏爱写诗,认为诗才是正道。这才出现娄老举子的情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岂不远胜于那首诗,但在娄老举子心里,它虽佳,却是不上台面的小令。
反而这首诗的出现,让他喜出望外,万分郑重,不停地向他人鼓吹。他名气大,再三鼓吹下影响可不小,许多人问他是什么诗,按约定鞭炮未出来不能说了,可他还在继续鼓吹,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好奇,许多人甚至想马上就买到“清明鞭炮”,“万众期盼”下,契单不用说增加了许多。
“你家接头活了许多。”
“七月能继续活着才能勉强称为活,现在活不作数。”
提到接头,朱三十分开心,刘昌郝认为成活率低了,才是春苗呢,仅是芍药根里面的养份,便能让春苗长起来,居然死了不少。不过放在朱三眼里,不是死了不少,而是活了不少。勿用六七成,能有两三成,与洛阳那边对比,也是一个可怕的成活率。
“我看到你家甜瓜,为何用泥筒?”
“彼非泥筒,乃是营养钵。”
“为何如此育苗。”
“能高效利用肥料……”
不仅能高效利用肥料,移载定植时,有了营养钵,不会伤及甜瓜的根系。营养钵是用基质做的,基质里掺有一些锯末、糠秕,大量堆肥,土质疏松,透气性强,利于根系成长。
一旦移载于大田,甜瓜长大,根系伸出钵壁,外面又是比较硬的贫瘠的垄壤土,逼迫它将根系向下生长,根系扎得越深越会发达,能吸收到更多的养分与水分。
不过各自情况不一样,如甜瓜,有大中小,营养钵的高度、直径分别为7*7、8*8、10*10cm,刘昌郝选择的是9*9cm,高度与直径是一样的,原因是甜瓜需要须根适度地篷开,不怕麻烦的话,最好用旧报纸糊圆锥形营养钵。换成棉花,主根更明显,更需要有一个发达的主根,营养钵的大小变成了7*10cm,高度大于直径。
这是营养钵。
为什么大棚作物往往比较高产?
露天种浇灌多了,对作物不利,浇灌少了,太阳一蒸发,马上又干掉,或者下雨,又涝掉,不能保持空气有均稳的湿度。
不仅能早上市,放在露天,天气往往或冷或热,瓜果座果时喜昼夜温差大,易于糖分结晶。但在中前期,温差太大,反不利于作物成长,放在大棚里,温度同样比较均衡。
肥料不易流失,露天施肥,日蒸雨淋,肥料也容易流失。
往往会用一些燃料来增温,燃料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利于作物生长。
最后便是能早上市或反季上市。
但只要放进大棚,口感都比较差,如各类蔬菜,往往一下锅炒,一半是菜,一半是水。甜瓜也一样,没有强烈的日夜温差,光照始终不是太足,往往多数大棚甜瓜没有露天的甜,或者打催甜素,虽甜了,吃起来味道总有些怪怪的。
刘昌郝只是用大棚育苗,对甜瓜口感没有影响,不过放在大棚里,则是大棚的种植方法。如浇灌,大棚是小气候,水分不易蒸发,一旦浇灌得多,棚内湿气重,作物就死定了。特别是甜瓜,前期要控水,因此每次浇灌不是浇,而是喷,用刘昌郝做的那几个简易喷雾剂喷施。更要注意温度的变化,特别是后期揭棚炼苗,每次揭棚的时间长短皆有讲究。
“花卉可用营养钵?”
“可,若播种繁育,多数花卉皆可以用之。然嫁接不行,其需非是营养钵,乃是基质土。”
“你去年似未用之。”
“去年来不及,牡丹基质不止肥料,就是我刚写给你的三样物事,其比石胆更难寻。”
“甜瓜全乎?”
甜瓜最好用椰糠,同样弄不到椰糠,用糠秕替代虽稍差一些,也能凑合,刘昌郝点点头。
“汝之学问,闻所未闻。”
“我去年曾言,研究种植根本之所以,世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吾之根本,便乃知其所以然。”
想想那些诗词,由不得朱三不信。诗词不是诗词,而是刘昌郝的智慧。
“产量如何?”
刘昌郝做了一个不太乐观也不太悲观的预估:“三千斤或可有之。”
“彩,彩!”朱三忽然变得期待起来,这不是三千斤普通的甜瓜,而是早上市三十多天的五色瓜,今年的四月刘昌郝可能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自己四人也会有一个不小的惊喜。
…………
“你钱又花完了?”
“大娘娘,乃是买鞭炮材料。”
“昌郝,钱也省着用,免得让你阿娘担心。”
是这个理,刘昌郝也准备以后不管自己计划有多大,在家里始终留下两三百贯钱,不过是做鞭炮的钱,周转时间快,不用太计较,刘昌郝说:“去年重阳中秋仅售出四百余贯鞭炮,我与牙人朱三郎几人预估,今年清明端午千贯左右,手中钱也足够了。”
可能会不足,但没有限制清明、端午的鞭炮非要连在一起做,可以先将清明的鞭炮送到京城,结完账,回头再做端午的鞭炮。另外,将女工的工钱压下一部分,奖励也压下来,第二批鞭炮送到京城后一道发清,经济便挪转过来。这也是原先刘昌郝在甜瓜未定植之前不想请人帮工的原因,为了经济不紧张,各方面得节约支出。
变化又打破了计划,当然,这个好的打破。
“谁知朱三郎几人替我家清明拿到一千四百余贯契单,端午亦有五百余贯,经济周转不过来,我只好继续劳烦诸家。”
“清明为何放如此多鞭炮?”沈氏不解地问,清明节不止是清明节,包括寒食节、上巳节,主要还是踏青与上坟,或者京城现在出现一个新的传统,清明上坟一起放鞭炮?
中间的原委,刘昌郝真的不好解释,反正拿到契单了,契单数量太多,不得不再向你们各家借一次钱,挪作周转资金。
沈氏不是不借钱,而是与谢四娘一样的想法,家里得留一些钱,以防万一。
既然是增加了契单,这是好事,她也就没有再追问,说:“朝廷拣兵日期已订下,清明过后便会拣兵。”
也就是过些日子,梁小乙便要去从军。
ps:上巳节是三月三,与清明节日期不一定会吻合,如熙宁八年,跑到三月十四去了。中唐以后,将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到了宋朝,清明节越来越隆重,也完全取代了上巳节的各种风俗,上巳节变得名存实亡,只有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依然十分重视。
第九十九章 期盼
同类推荐:
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
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
【快穿】睡了男主后我死遁了(NP高H)、
不小心撞见父亲与妹妹的情事后、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痴迷诱惑(女诱男、高H)、
顶级暴徒、
赤鸾(养父女 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