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1979闲鱼人生 第二百七十六章冰车和腊八节

第二百七十六章冰车和腊八节

    1984年的初雪。
    迟迟没有声音,较往年是晚了不少。
    一般这初雪都会阳历年头前下过,然后顺着度过阳历年。十二月份雪花就差不多会落了下来。
    这阵子小十月可没少唠叨这事儿,大厚祅都穿上了,这雪却还不下,平白少了几许情趣。
    好在天寒地冻,后海的湖面吧!那冰层都是厚实,已有了不少人在上面滑冰。
    趁着上午没事,骆涛就拿着去年就做好的冰车。冰车就是用木料做把小凳子,底部加两个长木棍,便与滑行。
    骆涛准备带着小十月还有骆少逸爷孙三人骑车来后海,和大家一起玩。
    “爸,您快着点,我这儿鼻涕都冻出来了。”骆涛在大门外,站在三轮车旁,灌堂风一吹,别提有多凉快了。
    “急什么,你是不冷,我宝贝孙子冷。”骆少逸抱着穿的特多的小十月出来了。
    全身上下都给武装了起来,小家伙现在被包的就剩一张小胖脸了。
    骆涛可不敢反嘴,生生的受着,谁叫他这辈子想当孝子慈父,好丈夫。
    骆少逸抱着小十月上了车,他面朝后,让小十月趴在自己怀里,面着自己,生怕他路上喝风着了凉。
    “坐好喽,咱这就出发。”
    天冷,这路就显得特远。
    骆涛载着两人到了地方,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不少汗。
    这来不急休息,就要忙着找地方把车子给锁上。
    推着三轮车在湖边找了一会也没寻到一处停车的好地方,看着离刚才骆少逸爷俩下车那地儿,也不近了。
    就看附近有一棵也没有多粗的小树,心里越看越觉得合适,干脆就这吧。
    大车链子一掏,绕了两道,这车是停稳当了。
    又返回找骆少逸他们爷俩。
    “爸,您歇着,我来。”
    骆少逸已经把准备工作做好,小十月端坐在小凳子上,还给系好了“安全带”。
    “那好。”他把拉冰车的绳给了骆涛。
    这冰车的动力,跟滑雪一样左右也有两根棍撑着,这么难的技术活,让现在几岁大的小十月来做是不太可能的。
    骆涛就慢慢拉着这冰车在后海的冰面上驰行。
    这可不能快,因为骆涛怕摔跤。
    从湖的这边走到湖的那边,这距离也不远,骆涛可是在这上,来了好几个屁股墩。
    看的骆少逸都不敢让他拉着小十玩了,幸好骆少逸没做出表态,不然骆涛想死的心都有。
    小十月就喜欢看骆涛摔跤,高兴的时候这小子还欠揍的叫好。
    随着时间,这后海的冰面又招来不少人,一般都是孩子和小伙子。
    他们胆子也大,滑行的速度特快,也不做任何防护。
    有自己用“雪撬”滑着玩,也有像骆涛这样带着玩的,还有一种没朋友式的玩法。
    一人坐在冰车上,由一个人在后面推,然后猛来一下,不是远行就是摔在面前不远的地方。
    这都很考验一个人的技术。
    人渐渐多了,骆家三代人也玩的尽兴,就不跟着继续蹭热闹。
    回家寻找别的有趣的事。
    比如即将到来的腊八节。
    一月十号,腊八节如约而至,这比初雪准时。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今年的护国寺也有施腊八粥的活动,一大早苏桂兰跟何姐就去领了两份回来。
    这寺里的腊八粥也简单,有大米,莲子,五仁等,都是些寻常食材。
    两碗腊八粥一家好几口人分着吃,就是想沾点佛气,以示祓除不祥,愿新的一年吉庆祥端。
    老话有:“腊七腊八,冻死寒鸭”,腊八时节已到了冰封严寒之时候。以前皇室就是这个天儿,从三海凿冰存放进冰窖,待酷暑炎夏的时候使用。
    这又衍生出一个吃腊八冰的民俗。吃腊八冰是在腊八的前一两天用陶瓷盆盛满冷开水,并放在院中结成冰,待腊八这天早上磕出冰块全家分食之,旧时的说法是“吃了腊八冰,来年一年不肚疼”。
    这个也就听一乐,千万不要亲身尝试。来年肚子疼不疼,我不知道,但我敢肯定当天夜里你会一泻千里。
    京城的老百姓在这一天,有泡腊八蒜和腊八酒的习惯。
    今儿个刚吃过腊八粥,苏桂兰就跟何姐忙着做腊八蒜了。
    酒倒是没有泡,今年泡了几十斤葡萄酒,到现在都还没喝,就为了留在过年的时候好招待亲戚朋友。
    这腊八蒜也是有说法的,“蒜”谐音“算”,旧时京城很多店铺腊月结账的习俗,算一算这一年的盈利支出。
    俗语又有“吃过腊八饭,就把年事办”的说法,旧京城时称腊八节也亦称“腊八算”。
    骆家也算世代经商,这腊八蒜是不会遗忘的。更何况现在骆涛做的生意又那么大。
    另外,在过去,腊八节这一天老城京还有个不成文的习俗,那就是聘闺女、娶媳妇。
    当时的老百姓则认为腊月是大喜临门的季节,俗称为吉腊月。
    而腊月初八又是最喜庆吉祥的好日子,所以百姓家多会选择在这一天办喜事,或选择在这一天为订婚日以示吉庆。
    每到这天儿,老京城的街巷里常有吹打着吉庆乐曲的婚嫁仪仗队伍在人群中穿行。
    孩子们则一边跑着跳着,一边唱着一句歌谣:“腊八腊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
    这就是京城腊八这一天,有讲头的老习俗。
    随着时代在向前进步,思想在开改,有些就没了,有些依然在传承。
    “妈,你们这打算泡多少蒜啊!”
    蒜都是自己家种的,平时也没舍得吃炸酱面的时候就着吃。
    “没有多少,就可着这小坛子泡。”
    这小坛子可不少装,足足三十斤的量,民国晚期门头沟烧制出来的民用生活坛子。
    大将军肚,上戴深头盔,身披一身天青色,表面杂质也不少,这件瓷器在骆家当泡坛子可有不少年头了。
    一切都结束后,就可以进行封存,盖上盖后在上面倒一圈酒,然后点燃,待酒精烧没,再加水没过盖子的接口。
    【月票推荐票】


同类推荐: 难防(np)重生年代文空间在手灼烧纯白(校园1v1 H)热潮与冰川[校园1V2]坏小孩【姨甥H】生而为欲染指(1v1追妻H)乖乖【校园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