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重生从电商开始 550、禁令

550、禁令

    谈判到了第五天,一切都很顺利,双方就差最后的签字。
    毕竟上次转让一半股权时,就已经有了合作的基础。
    同时新闻媒体也已经联系好,准备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对这次的合作进行通报。
    到了明天,这一笔高达40亿美元的交易,将再一次震动网约车市场。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商务部的一纸命令,叫停了这次交易。
    他们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对这次的交易进行调查。
    林敏仪愤愤不平地说:“我们只是正常的股权转让,他们有什么理由叫停?”
    她作为品如在美业务的法律团队负责人,自认为已经在每个流程上做到合法合规。
    更何况这只是个单纯的股权转让,买卖双方都没意见,他们商务部这个时候跳出来是什么意思?
    “我看他们分明是针对我们中资企业,故意搅和我们的业务。”
    “也不知道他会给我们安一个什么罪名?”
    “我估计就算有也是‘莫须有’的罪名,就跟前段时间叫停三一重工、华为业务用的理由差不多。”
    “难道我们就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我们在这里也没什么敌人啊,不会是软银搞出来的吧?临时再压价?”
    ……
    大家联想到最近三一重工、华为等中资企业在美的投资项目纷纷被叫停,心情更加沉重。
    2012年,三一集团在美的关联公司罗尔斯,收购了美国四家风电场。
    6个月后,当时的总统发出一纸命令,以涉嫌威胁国家安全为由,限制罗尔斯公司进入风电场地点施工,并且要求罗尔斯必须在90日内完成对这些项目的剥离。
    这一纸禁令直接造成三一集团2000多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随后三一集团经过多次上诉,花费巨额的律师费用,最终对外达成“和解”。
    三一集团将这四个风电项目转给第三方,换取集团在美的其他业务不涉及国家安全问题。
    这场虽胜尤败的官司,被《华尔街日报》评为中资企业前所未有的胜利。
    大多数相对弱势的私企,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暗吞苦果。
    毕竟也没有几个私企能够像三一重工这样,能够花费巨额成本,去打这一场跨国官司。
    而且官司的结果也只能还你一个“清白”,并不能还你损失的金钱。
    对于大多数私企来说,清白之身显然没有那么重要,他们宁愿早点止损, 认亏离场。
    现在, 品如的商务团队担心uber这次的股权交易被搅和。
    如果股权无法变现, 价值再高也跟废纸差不多。
    毕竟网约车现在也还处于补贴大战当中,不可能有什么分红。
    洛修见团队的斗志受到打击,不由出声安慰说:“大家别灰心, 叫停审查不代表这次交易泡汤了,我们这个时候应该积极跟审查部门沟通, 了解他们的目的, 想出应对的办法。”
    立即有人附和说:“洛总说得没错, 如果他们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就这样强行干预, 损害的可不止是我们公司,还有更多国际投资机构对美投资的信心。”
    “如果一个市场只允许外面的钱进来,不允许人家变现离场, 那么这个市场恐怕没有人敢进来。”
    “我也相信事情没有到最坏的地步, 这次可能只是例行的审查, 我们刚好倒霉被抽中而已。”
    话说到这里, 整个商务团队重新振作起来,分头去了解情况。
    有人去问软银那边的态度, 有人去找说客去游说议员,也有人通过司法的途径施加压力。
    三天之后,商务部那边终于给了一个明确的说法。
    他们审查的原由在于品如集团当初从花旗银行拿到的一笔2亿美元贷款, 认为这笔贷款存在违规操作。
    洛修当初从正是从花旗银行拿到一笔2亿的贷款,然后用这笔贷款从uber手中换取20%的股权。
    从现在看来, 这笔投资相当于借鸡生蛋。
    自己一分钱不用出,用你们银行的钱, 投资你们的企业,几年时间, 获利几十倍。
    但商业投资不能用结果倒推,毕竟谁都不知道当初那笔投资一定会成功。
    如果投资失败,结果必然是洛修倒欠银行大笔债务,以及高额利息。
    就好像我们都知道软银通过投资阿里赚了很多钱,但在当时,又有谁能够看得上阿里这个初创公司呢?
    美国商务部不能阻止洛修卖出uber的股权,他们唯一能做的是,调查当初那笔2亿美元的贷款是否合理。
    毕竟如果没有那笔贷款,也就没有后来uber的投资,也就没有现在几十倍的变现。
    据说调查组已经入驻花旗银行,要求调取当年放贷的所有资料,审核每一步流程。
    就连去年刚从银行退休的业务经理,也因为经手了这一笔业务,而被召了回来,要求配合调查。
    消息传出来后,很多人都表示不乐观。
    如果调查组真的抱着从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没有有什么东西能够经得起调查。
    特别是这么大笔的贷款,银行原来制定的制度一定是非常繁杂的。
    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效率,往往会跳过一些不必要的程序。
    中资企业这种情况尤其严重,很少有公司百分百按规定走完所有流程。
    他们习惯了效率优先,为了追求效率,经常“先上车再补票”。
    银行为了达成业务,也愿意配合企业,跳过部分繁琐的程序。
    这种对效率的追求,帮助企业更快地赢得市场。
    做同样一个业务,中资企业可能已经把产品投向市场, 并且经过几轮的迭代优化, 而外资此时还在争吵要不要去做。
    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这种追求效率的特性帮助中资企业赢得一个又一个的海外市场。
    问题就在于, 万一出了什么意外,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做事方式, 往往导致灭顶之灾。
    很多意气风发,想要在海外开拓一片新天地的企业,最终吃亏在这里,被拖进了无穷的官司当中。
    而现在,品如集团也同样出了意外。
    阴影笼罩在团队每个人的头上。
    “你们有谁还记得当初拿那笔贷款时,有没有违规的程序?”
    “我不知道啊,当时我还没有进公司。”
    “这个项目是洛总一手经办,恐怕只有洛总才清楚当初是怎么一回事了。”
    “那时候是公司在海外的第一笔业务,在海外连办事处都没有,在业务上很难做到没有一丝把柄。”
    “这么说,我们这次恐怕真的凶多吉少了!”
    ……
    说到这里,每个人心里都觉得形势不容乐观。


同类推荐: 难防(np)重生年代文空间在手灼烧纯白(校园1v1 H)热潮与冰川[校园1V2]坏小孩【姨甥H】生而为欲染指(1v1追妻H)乖乖【校园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