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调动的两个“军”里面大多是来自中小贵族和公族,卿位家族出动的兵力没占多少。
原因?卿位家族去年的损失比较大,再来就是卿位家族有军队驻扎在“虎牢”。
如果一次次都让卿位家族包办,晋国那些独立自主的中小贵族也就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了,是吧?
所以,去年多个卿位家族为了救援国君和下军、新军已经竭尽全力,甚至损害自家成全大家,怎么轮也该轮到中小贵族顶上了。
两个“军”之中,公族的比例占了大概三分之一,光是羊舌氏就出动了一个“师”加两个“旅”的兵力。
这个是羊舌氏已经得到国君和吕武的通知,知道羊舌氏替补祁氏成为“卿”的一员。
成为“卿”啦?以前可以抠抠索索,轮到要爆发不能拉稀啊!
羊舌氏咬牙征调了上述那些兵力,还找相熟的家族进行借贷,用来采购兵甲等等物资。
在晋国……,又或者说在当今“东方世界”范围之内,采买武器、甲胄等军事物资该找谁?优先选择当然是阴氏,接下来的选择对象才是魏氏。
选择阴氏代表想要打造一支武备精良的家族私军,就是需要花大价钱。
魏氏已经初步研究出自己的冶铁技术,质量方面无法跟阴氏相比,搞的依然是青铜的武备,价格方面跟以往没出现太大变化。
并非魏氏不想降价,完全是制造成本就摆在那里,做生意是为了赚钱,赔钱还干什么买卖。
实际上,阴氏的铁制装备从原材料方面比消耗铜要低得多,非常现实的是贵在技术的领先上面。
任何一个时代,掌握尖端科技必然会财源滚滚,产品看的是质量和实用性、领先价值,并不是看使用了什么原材料。
不独羊舌氏在出征前狠狠地花了一大笔钱,几乎所有出征的家族都有那么一个经过。
绝大多数家族选择的方式是找阴氏购买一批用来装备心腹的装备,再找魏氏购买数量多一些的青铜装备用来储备。
不要忘记“士”和“徒”需要自己携带武器和粮食出征的这个事实,各家封主需要保障的是“羡”这个阶级。
“士”和“徒”不会自己去找阴氏购买东西,他们有需要是向自己的封主购买。
贵族要是心黑一些,他们完全能够当二道贩子剥削自家的“士”和“徒”。
聪明的贵族却是不会那么干,哪怕是“士”和“徒”财力紧张,他们必然会用赊账的方式来满足“士”和“徒”的需要。
毕竟,“士”和“徒”的装备越精良,还不是在增加封主本身的实力?
并且那是赊账,后面还是要还的。等于贵族没花自己的一个铜板,麾下的实力却是得到了增涨。
长久以来,阴氏就没少让中小贵族赊账,催账那是一次都没有干过,遇到无法按时还账的时候则需要看实际情况。
所谓的“实际情况”是,能吞并不放过,不能吞并则收为附庸,不适合吞并和收为附庸就给个人情。
行军前往“虎牢”的路上,吕武有空闲就会核实家族的各项数据。
前一次进行数据总汇是在几年前来着?好像是三年前。
阴氏一年一个样,大体上就是持续壮大的趋势。
随着越是家大业大,管理起来的难度就会一再增加,很多的数据可能出现遗落或是忽视的现象。
拿人口数量来说吧?吕武现在已经很难掌握精确的人口数字,不是家臣变得懈怠了,是地盘一再增大,人口也是持续增加,事情办起来的难度成倍往上翻。
“我家到底有多少人口了?有一百五十万吗?”吕武看着纸张上的数据,眼神里存在茫然。
猜测的一百五十万当然没有将奴隶包含进去。
封建时代历来没有将奴隶算在人口的习惯,对有多少奴隶的掌握则是会比较精确。
阴氏的奴隶数量波动一直挺大,吕武出征一次,奴隶的数量就会大大地增加一批;阴氏每年都会还一批奴隶自由,每年的数量都不固定。
能不能得到自由看奴隶自己,平时有没有卖力干活,安不安分等等的许多因素。
“今年要将阳从秦国召回来。”吕武对于今年阴氏内部的改革势在必行。
阴氏搞“租佃制”已经有七八年,是时候再让社会得到近一步的升级了。
什么升级?吕武要搞土地分配到户!
简单说就是,以前只有贵族和“士”、“徒”有资格拥有名下的私人土地,阴氏现在要让“羡”也加入到这一场盛宴之中。
所以了,军功爵制度肯定也要跟上。
那么,吕武要搞的就不是无偿分配土地给所有人,想要有自己名下土地的前提是建立功劳。
吕武并没有照抄商鞅的作业。
没有任何一种制度能够适应所有时代,还是要看当时的社会环境,用聪明的脑袋来分辨,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正视当前时代的需求,不能瞎搞的。
另外,商鞅弄出来的“二十等爵”是从秦国为出发点,爵位名字据有秦国的历史背景特征,一样不能拿来直接用。
什么是秦国历史背景特征的产物?各种“庶长”,各种“更”,以及各种什么“造”这些,就是了呀!
吕武又不是“汉承秦制”的那一套,再来是当时汉帝国的阶级已经适应了秦国留下的制度,没改名字不算突兀。
阴氏是晋国的家族,吕武用具有秦国历史背景特征的名字来搞爵位等级,哪怕是阴氏成功取代了赵氏嬴姓成为秦国之主,干起来会变成在为赵氏嬴姓招魂,必然会后患无穷的!
诸夏是一个拥有历史底蕴的文明,很多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吕武不能拍脑袋想出一些爵位的名字,需要符合一定的历史背景,给予爵位带来更多的合理性,甚至要让人一听爵位就明白具有什么样的含义。
问一个问题,知道诸夏这边的改朝换代,为什么会一再出现重复的国号吗?
那些国号重复的王朝,他们跟上一个同名字的王朝其实不是什么继承关系,也就是新王朝并不是旧王朝的“余孽”来建立。
诸夏选择国号,一般是从爵位、地理位置和具有“特殊意义”来选。
建国的人之前是什么爵位,比如“唐国公”建立自己的王朝还有另外一个选项,例如根据地是在“晋地”,那么就能从“唐”和“晋”来选一个国号。
如果想要更多的历史底蕴和合理性,其实选择“晋”比选择“唐”来作为国号最合适。
没有太复杂的原因,历史上有过多个以“晋”为国号的王朝,地理位置在“晋地”也能收买创业集团的人心。
当然,如果以“晋”为国号的王朝太垃圾,或是创业集团的核心不是来自“晋地”这个区域,“唐国公”肯定会以自己的爵位“唐”来成为新王朝的国号。
使用具有“特殊意义”来命名国号的创业者极少,一般会被“知识分子”嘲笑。
这些“知识分子”在背叛起这个王朝会有两个理由,第一个就是“非是正朔”,再来就是“无有历史底蕴可寻”,偏偏还有人认可这种说法。
所以了,敢用具有“特殊意义”的名号来定为国号,可能是开创王朝的霸主从一开始就没拿“知识分子”当回事。
吕武需要一再地翻阅典籍,从中找到符合晋国历史底蕴的一些名称来给爵位命名。
后来,他着实是厌烦了这一项工作,再来就是距离“虎牢”越来越近,顺理成章的将事情交给家臣去办了。
在搞土地分配到户这一件事情上,吕武不能闷头自己干,先后试探过范氏和魏氏,发现士匄和魏琦表现出诧异和不以为然。
到底是真的不以为然,还是飙演技,有待考察。
阴氏搞动作也不是一次两次,每一次都能得到一个好结果。光是这点就足够让范氏和魏氏不敢掉以轻心,哪怕不想跟上,他们也会暗地里琢磨和观察。
吕武给士匄和魏琦的理由挺符合晋国的现状。
晋国要跟楚国争霸,双方在多种层面上互有强弱之分,争霸已经到了必须分出胜负的阶段,老套路不行,不想新套路,等着输吗?
抵达“虎牢”之后,各“卿”面见国君,国君再检阅完带来的部队,轮到吕武给国君透透风了。
“予‘羡’土地?”国君一样感到诧异。
阴氏之前就一直在提拔内部有功之人,每年都要释放一批奴隶,提拔建立功勋的“徒”成为“士”,再搞变“羡”为“徒”的操作,不是已经一再下发土地给功臣了吗?
搞“臣下之臣”而已,特别提起这件事情是个什么意思?
吕武也就简单解释道:“激励其建功立业之心。”
要搞爵位的事情也必须讲清楚,又到了使用话术的时刻。
吕武是晋国的元戎,没资格搞全面通用的爵位。
其实,哪怕是一国之君也没有那个资格。
有资格的是周天子。
在吕武的叙说中,阴氏只是为了便于辨识,搞爵位什么的是没有的事。
国君感到狐疑,说道:“变法之事历来以范氏为首,阴氏……”
人家范氏干这个是专业的。他们没什么动静,怎么轮到阴氏在弄呀?
第611章:阴武的大动作
同类推荐:
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
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
就算是死馆的展开也要努力活下去、
【快穿】睡了男主后我死遁了(NP高H)、
不小心撞见父亲与妹妹的情事后、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痴迷诱惑(女诱男、高H)、
顶级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