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再论封建策
韩雍说道:“陛下英明。”
朱祁镇说道:“先生说笑了。”朱祁镇随即一叹,说道:“张懋在渤泥所为,也是可圈可点的,让我不禁想到了张辅,还有张忠。他们泉下有知。也足以欣慰。”
韩雍心中一动。
他微微抬起头来,看向朱祁镇。似乎想从朱祁镇脸上看出一丝端倪。
朱祁镇又怎么能让韩雍看出一丝端倪来。
虽然如此,韩雍心中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朱祁镇说张懋的表现好,说起张辅倒是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但是说起张忠却有些问题了。
张忠虽然是张辅长子,张懋的兄长,但是去的太早,一辈子都没有做过什么事情。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个人。
他唯一的作为就是写出了封建策。
再结合眼前的局势发展,韩雍岂能不知道朱祁镇言下所指。就是要在南洋进行分封。
朱祁镇并不贪恋女色,将更多的心思放在朝政上面,这直接导致了朱祁镇的儿子数量并不是太多,仅仅有八个而已。如果加上女儿,朱祁镇的孩子也不少,有十几个之多。
但是女儿在政治层面,是没有影响力的。
朱祁镇前五个儿子,一个封到伊犁,一个封到日本,一个封到拉萨,一个封到了交趾清化。早已封了出去了。剩下的就是太子了。
接下来的四个儿子。
皇六子朱见泽,皇七子朱见渊,皇八子,朱见鸿,皇九子,朱见涯。
当然了,这四个儿子都是庶子。
皇后毕竟年龄大了。不过由于男女身体原因,朱祁镇也不确定皇九子是他最后一个儿子。
这四个儿子,最小的朱见涯是皇太孙祐极是同学,不过大皇太孙一两岁而已。
而最年长的朱见渊已经二十岁了,到了要分封的时候了。
对于将这些成年皇子分封出去,韩雍是乐见其成的。
毕竟在他看来,如果太子在北京。留这些皇子几年,皇帝享受一下天伦之乐,未必不行。但是太子不在京师。
这些成年皇子在京师,就是身处嫌疑之地。
越早走就越好。
但是现实里面却有一个问题。
果然朱祁镇接着说道:“先生还记得封建策?”
韩雍说道:“陛下亲政之初,就决定此策,微臣当时刚刚中进士,佩服之极。而今南洋新定,陛下欲封皇子于南洋,也是长治久安之状。”
随着朱祁镇权力日益巩固。朱祁镇少年时期提出的封建策,也无人敢提出异议了。
不过,随着大明二十二个亲王人口滋生,俸禄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
朱祁镇登基的时候,就接过的摊子。虽然这些年朱祁镇做出了一些决策,降低这一块的开支。
最大一项措施,就黑拖欠亲王俸禄。
否则这么多亲王宗室,每年都要一两百万两之多。但是皇室子弟滋生,如果按照之前的做法,朱祁镇之后,就又会多出八个亲王。
这样过几个皇帝。
大明的亲王就是一个更加不可支撑的数字。
虽然在大明财政收入增高了不少,但是蛇有多大,蛇洞就有多大。大明财政收入多了,花钱也多了。各方面花钱多就多了。
所以,大明对各藩王的钱,一直欠着,欠了小十年了。韩雍预计这种拖欠,还会继续下去的。
而且藩王对大明财政的损伤,并不仅仅在藩王的俸禄上。
还有藩王的赐田。
藩王的赐田,勋贵的勋田,乃至于皇室的皇庄,都是不用交税的。而这些人藩王勋贵的放肆,更是将他们所有侵占的土地都不想交税。
朱祁镇在清丈的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但也不能将让他们所有的土地都交税,正统勋贵在猫儿庄之战后被打压,更是吐出了不少非法利益。
不过,他们的合法利益也不少。
就比如英国公府,府上有勋田三万亩,乃是列代皇帝所赐,是不用交税的。
勋贵尚且如此。
大明二十多个藩王,以及数倍于此的郡王,他们占有的土地,到底有多少,韩雍心中都是有数的估计有两成。
是天下田亩总数的两成。
这还是朱祁镇开疆扩土,并且将很多卫所的土地划为户部下辖之后的结果。并严厉打击隐逸土地。让他们吐出来不少。
在嘉靖年间,户部查账,天下田亩比起洪武年间少了一半,这一半大多数都是王府占田,勋贵侵田。还有皇庄等等。
所以,将之后的藩王封到海外,固然刚刚开始麻烦一点,但是也少了一个笔开销。省略了不少麻烦。
文官们也慢慢的对这个政策乐见其成。
毕竟,几乎那一个省出身的官员,都不希望自己省内再被封一个王爷。
只是韩雍并没有想到,朱祁镇的胃口不仅仅如此。
朱祁镇说道:“太祖众建藩篱,拱卫天子,而今却成为朝廷之负担,虽然多有宗室建功立业,但是各家藩王却苦于不能为朝廷效力,而南洋之地,地方万里,足够列地而王。完成太祖皇帝所想的,建藩篱以卫帝室。”
“先生以为如何?”
韩雍大吃一惊,说道:“万万不可。”他知道虽然各路藩王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力量了,不管是兵权了,还是其他权力,都被剥削殆尽了,如果当一个富贵闲人还好。
有其他想法,一知府就能擒之。
但是如果正如朱祁镇所言,一举将二十二个藩王全部迁徙到南洋,这可是要出大事的。
这些藩王一起反对皇帝,且不说他们能不能闹出什么动静,单单是这种道德上的指责,就会让皇帝名声受到的玷污。
如果有数个藩王起兵,且不说能不是能胜。单单是这样一件事情,就足够让皇帝在青史上留下道德上的污点。
皇帝既是天下之主,又是皇室家族族长。
他有责任将家族成员照顾好,这就是所谓的亲亲之道。
这话也不好直接说,而是转换一个话题说道:“陛下,而今国库空虚,虽然去年解来商税,江南一带一共有九百万两,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去年江西,安徽,河南,山东,湖广都有水旱之灾,还有茂州,太原地震,去年一年,减免赋税达五百多万石。刚刚又报宁夏地震。
恐怕今年也不是一个好年景,更有南洋征战之事,都是大笔开支。如果再迁徙二十二万于南洋,实在是没有这个钱。”
朱祁镇自然知道,朝廷一点没有补贴,就让各地藩王去南洋,这件事是流放。所有虽然每一个藩王离开,都会有大量带不走的土地田产归了朝廷。
但是这前提是,朝廷要在南洋将他们给安置好。这在海外,应该恢复太祖时期的制度,每一个藩王都有三护卫,有些藩王还有五护卫,就按少的说,一个护卫五千六百人。二十二个藩王,就是六十六个护卫。最少要给他分配三十三万大军。
朝廷哪里有这么多士卒分给诸王,而且诸王的王府,一般来说都是国家给建造的。也就是说,朝廷要在南洋修建二十二座王府。
要知道大明王府的规格,甚至比一些小县城都大。
这又是一笔天文费用。
韩雍指出的问题,固然是要面临最大的问题,但是朱祁镇却也知道,这并不是问题。
因为商税次第铺开,让朱祁镇有些欢喜过头,要知道支撑南洋征战的财政来源,一半是截留福建,广东海关税与田赋,另外一半就是商税了。
特别是广东铁业与糖业,其兴旺程度不下于江苏纺织业,与江西的瓷器。
第九十七章 再论封建策
同类推荐:
【快穿】睡了男主后我死遁了(NP高H)、
不小心撞见父亲与妹妹的情事后、
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
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痴迷诱惑(女诱男、高H)、
顶级暴徒、
赤鸾(养父女 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