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狼域 第四十一章 四世同堂

第四十一章 四世同堂

    成钟引领三位贵客到家,老成家一家上下喜出望外,激起了欢乐的热浪。
    一来是成钟外出已一周有余,突然回家,解除了老人们的担忧。
    二来是带来的三位贵客,个个气宇轩昂,气质尊贵,是穷乡僻壤的人们从没见过的模样,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致。
    几个人进门之时,家里人晚饭刚刚吃完。
    大家忙收拾碗碟,擦净桌子,并热情地请贵客上炕。
    火炕是黄土高原独特的宝贝取暖设施,冬天用羊粪煨好,坐在上面热乎乎的,浑身舒畅。
    贵客来临,肯定要请到堂屋大炕,盘腿而坐,细话家常。
    三位贵客有些不适应,但客随主便,就一起上了大炕。
    桑吉大师最喜盘腿打坐,惬意地坐在上首。
    徐守君年过六旬,与成钟爷爷相仿,只能硬着头皮陪坐在一旁。
    雪莲成看成钟没有上炕,自己上炕之后又迅速地溜了下来,找个小凳子,挨坐在成钟身旁。
    爸爸在火炉上打起热茶,妈妈端来了香喷喷的白面油馍,给贵客就茶。
    “罐罐茶”,也算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宝贝。
    茶叶是普通的绿茶或者砖茶,大枣放在炉盖上烧焦后加入,然后用小砂罐放在炉火上反复熬煮。
    直到熬成黑红浓俨的茶汤,再倒入小茶碗中饮用。
    茶碗比酒杯大不了多少,倒入其中的茶汤,一两口就能喝完。
    茶水刚刚倒出,温度很高,必须“苏、苏”地吸着喝。
    这样,既可避免烫伤嘴舌,又可以细品出“罐罐茶”特殊的味道。
    如此边倒边喝,别有一番风味在其中。
    虽然用两个茶罐一起熬茶,但是对于口干舌燥的客人而言,速度还是太慢啦。
    徐守君此时已经干渴难忍。
    他顾不得失礼,先开口讨要了一大碗凉开水,“咕咚、咕咚”地猛喝一气。
    喝完之后才开始品茶。
    “哎呀,干爷爷,我家的‘罐罐茶’,可是赶不上您的‘三泡台’,请多加担待呀。”
    成钟望着徐守君,语含歉意地说。
    “不错不错呀,这‘罐罐茶’入口虽苦,但后味甘醇,比‘三泡台’更有劲道,只是我有些口渴,只好先解渴再品茶。嗬嗬嗬……”
    徐守君对成钟这样称呼自己,心里非常满意,满脸堆笑地说。
    桑吉大师似乎永远不会有明显饿或者渴的感觉,茶碗递到手上,便只是礼节性地呡上一两口。
    雪莲成也喝了一大碗凉水。
    他嫌“罐罐茶”太苦,一口都没敢喝。
    在客人喝茶的时间,成钟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侄子、侄女陆陆续续地进入了堂屋之中,屋子一下子挤满了人。
    没有凳子坐的,就靠着墙角蹲下,或者几人一伙,立在地上。
    个别才一两岁的幼小孩童,被年龄较大的孩子抱在怀里。
    桑吉大师、徐守君和雪莲成呆呆地望着这一家人。
    他们大概万万想不到,一个偏僻山区的农家,竟会有这么多人口。
    雪莲成在心里默默地数了又数,加上在厨房里做饭的,这家一共有大小十八口人。
    一家老小,嘻嘻哈哈地说着话,每个人都情绪欢快。
    为了给客人助兴,大哥坐在椅子上,跷起二郎腿,拉起了二胡。
    二哥靠墙站立,吹起了笛子。
    娃娃们争先恐后地唱起了熟悉的歌谣。
    有个别独唱,大部分都是合唱,每个会唱的人都会加入其中。
    考虑到有两位客人来自藏区,成钟便亲自带头,唱了一首草原少儿歌曲:
    “我是个草原小牧民,
    手拿着羊鞭多英勇。
    草儿青青,羊儿壮,
    看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
    啊哈啊哈嗬,啊哈啊哈嗬,
    看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
    桑吉大师带头鼓起掌来,大家也跟着拍手叫好。
    大嫂本来在厨房做饭,听到这边热闹,也忍不住凑到堂屋里来啦。
    众弟妹鼓掌,欢迎她来一首。
    她也不推辞,唱了一首忆苦思甜的老歌。
    歌子很长,歌词凄凉,曲调婉转悠扬。
    大嫂嗓子极好,感情真挚,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几个女孩子甚至流下了眼泪。
    唱了一阵子歌,又唱起戏来。
    先后唱了《智斗》、《痛说革命家史》、《李玉和赴宴斗鸠山》等等。
    这些八本样版戏里有名的折子戏,一家人竟能一个接一个地演唱下去。
    大家对唱词和对白都比较熟悉,竟像是戏班子排练一样。
    三位贵客的生活阅历截然不同。
    桑吉大师是出世高僧,徐守君是乱世枭雄,雪莲成一直在深藏区生活。
    此刻,面对这奇葩的一家人,三个人不约而同地目瞪口呆,心中感慨良多。
    “在如此丰富的亲情中生活,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雪莲成默默地想。
    “面对忍饥挨饿的现实,他们的情绪怎么会如此高涨?”
    徐守君在心里发问。
    “真是个特殊的大家庭啊,难怪能培养出成钟这样出类拔萃的孩子!”
    桑吉大师的心里,对这种家庭环境十分欣赏。
    大约一个钟头后,饭菜端了上来,热气腾腾地摆满了桌子,香气扑鼻而来。
    为了让贵客安心吃饭,刚刚还在欢唱的孩子们迅速散去。
    桑吉大师一边与爷爷说着话,一边慢慢地动着筷子,夹菜品尝。
    徐守君、雪莲成和成钟早已食指大动,开始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
    “您老人家年纪不算大,已是四世同堂,儿孙满院,真是令人羡慕啊!”
    桑吉大师对爷爷说。
    “可不敢当,不敢当啊。
    嗬嗬嗬,我没读过书,一辈子过得稀里糊涂,以后好与坏,全看娃娃们啦!”
    爷爷谦虚地说。
    “我看您家,集聚了不少旺盛之气,日后必定发达!”
    桑吉大师笑着说。
    “借贵人吉言!孙子成钟,望您多加提携照顾啊!”
    爷爷也是满脸堆笑地说。
    桑吉大师是世外高人,他不愿打扰成钟一家大小的正常起居。
    吃过晚饭后,他便坚持不在堂屋逗留了。
    成钟只好引领几个人,一起来到了自己的小窑洞里。
    桑吉大师进屋后扫视一圈,发现墙上贴着一副毛笔字,便仔细端详起来。
    字写得歪歪扭扭,倒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但内容似乎挺不错,是一首吟梅诗:
    “莫道野梅不畏寒,
    生身之地岂可选。
    遍体伤痕因何来?
    风刀霜剑齐摧残。
    天生此物诚可叹,
    春意初临即知暖。
    为感天地造化恩,
    美丽芬芳洒人间!”
    “阿弥陀佛,这是谁的诗啊?”
    桑吉大师轻呼着佛号,转头向成钟问道。
    “肯定是个大家呗,这还用问吗?”
    成钟故作神秘,笑眯眯地回答。
    “哪个大家啊?我虽为藏人,对汉人的诗词歌赋也有涉猎,怎么没有任何印象?”
    桑吉大师认真地说。
    徐守君也凑过来看了看,摇摇头说:
    “我也没读过这首诗。”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大诗人成钟啊!哈哈哈哈!”
    成钟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并放声大笑起来。
    “真是你写的吗?”
    桑吉大师像是不相信似地盯着成钟发问。
    不过,转瞬之间,他在心中已经作出了判断。
    这样老成又有味道的诗词,出自于一位才十一岁的少年之手,确实令人难以接受。
    但眼前这个少年在他面前不断地“出彩”,他的神经已经有些麻木,见怪不怪啦。
    听说是成钟写的诗,雪莲成也挤过来观看。
    只是以他现在的汉语水平,怕是只能看个稀里糊涂。
    “南无阿弥陀佛!
    常说诗以言志,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啊!
    这首诗,上半阙写生存环境,突出了生命的苦难。
    下半阙写人生志向,显得自信满满啊。
    全诗以野梅自喻,充满了不畏艰难的意志、知恩图报的性情和造福人间的远大志向。
    同时,诗中暗含冬去春来的天地变化之理,已经初步领悟了万物造化之奇。
    好诗好诗啊,妙哉妙哉!”
    桑吉大师像是陶醉在了成钟的诗意之中。
    他诚心诚意地对少年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不已。
    听大师这样一夸,成钟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挠着自己短短的头发说:
    “请大师再仔细看一看,最好给我指点指点!”
    “请你找纸笔过来,老衲斗胆将你这首诗抄写下来如何?”
    桑吉大师说。
    他算是藏区有名的书法家。
    此时因见成钟的毛笔字实在不敢恭维,便有些技痒难捱,想在这里展露一番。
    成钟离开片刻,找来了几张普通大白纸和大小几支毛笔。
    大师写得一手好隶书,书法功底深厚,笔笔力透纸背。
    洋洋洒洒抄写了一遍,还感觉未过瘾,又连着抄写了三遍才罢手。
    诗的内容,用的是拳头大小的字体。
    落款处,则用小字行书写道:
    “敬录少年才子成钟吟梅诗一首,桑吉书于铁木山冬日”。
    共写了四副字,在场者人手一副。
    三个人又一齐称赞桑吉大师的书法,大家兴奋得半夜不想睡觉。


同类推荐: 难防(np)重生年代文空间在手灼烧纯白(校园1v1 H)热潮与冰川[校园1V2]坏小孩【姨甥H】生而为欲染指(1v1追妻H)末世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