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90章 大规模集成电路?(12W完成,求订阅)

第90章 大规模集成电路?(12W完成,求订阅)

    第90章 大规模集成电路?(1.2w完成,求订阅)
    “啊,那野男人还不得被打死?”聚在边上的大妈们发出惊呼。
    李暮才听了两嘴,就发现大妈们的声音低了下来,盯着他不满地哼了一声,然后到边上去说了。
    昨天那卤肉,给了钟大爷没给他们,许多人都不痛快。
    李暮微微一笑,也不在意,继续洗漱。
    洗漱完后,李奶奶跟掐着点儿似的,过来喊李暮吃早饭。
    早饭是几个蒸的窝头,还有昨晚没吃完的卤肉。
    李暮吃完后,和李奶奶说了一说,回了学校。
    ……
    上完一堂大课后,来到实验室。
    还没到门口,李暮就听见了里面激烈的讨论声。
    李暮看到王娅和刘泽汪洋三人站在门外面。
    这两天还是有不少教授陆陆续续地过来,实验室里估计是挤不下来。
    “早啊。”李暮过去打了个招呼。
    王娅回过头,看到是李暮,眼睛亮了,满含崇拜地看着李暮,道:“早啊,李暮。”
    李暮早就习惯了王娅的目光,所以也没怀疑。
    刘泽和汪洋扭过头,表情略显古怪,道:“早啊李暮。”
    “光刻胶的研发进度怎么样了?”李暮迫不及待地问道。
    昨天把笔记交给徐青后,他可是很期待结果呢。
    王娅不着痕迹地挡住表情不太自然的刘泽和汪洋,道:
    “五道口技术学院两位教授带来的那个学生,昨天提出了很宝贵的建议,光刻胶的问题很快就能被解决。”
    “李暮,那个学生和你好像啊,你说是不是?”
    王娅本来是替刘泽和汪洋打掩护的,但说到后面,又有点嫉妒徐青起来。
    “哈哈,咱们国家有那么多人,出几个天才不稀奇。”李暮笑道。
    说完,李暮又道:“既然光刻胶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下一步呢,我们是不是该研究薄膜沉积了?”
    他话音刚落,背后忽然响起黄新华的声音:“我觉得我们可以把步子迈得大一点,把目标直接定成大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李暮心中一惊,扭过头看向黄新华,奇怪道:“黄教授,咱们现在有实现的技术基础吗?”
    他自己也就打算搞个中等规模的集成电路而已。
    小规模集成电路集成晶体管的标准是100以下。
    中等规模的标准是100——1000。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标准是1000晶体管以上。
    大规模集成,需要的工艺相当之复杂。
    虽然不是完全做不到,但那是半导体研究所才该研究的东西啊!
    除非他直接给出方案,不然这群平均年龄60+的专家教授们,怕是要熬走几个才能搞出来。
    “到底是谁给你们的自信,啊?”李暮忍不住心中吐槽。
    他迟疑道:“黄教授,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这样做是不是太快了?”
    黄新华笑道:“话不能怎么说,伱看大家群策群力,不也很快把光刻工艺解决了吗?。”
    “大规模集成电路虽然复杂了一点,但只要我们肯努力,未必不能成功。”
    “我们的目标也不高,做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最低标准,集成1000个晶体管就行。”
    李暮忍不住探头看了看里面的一众专家和教授,发现这些人还真有一副留下来准备大干一场的劲头。
    李暮奇道:“黄教授,您用了什么手段,竟然把这么多人都留下了!”
    “但就算留下也没用,咱们学校,实验室也留不下那么多人,你看看,里面都站满了。”
    “我能用什么手段,无非是大家都想为国家的半导体研究贡献一份力量而已。”黄新华笑呵呵说完,大有深意的看着李暮,道:
    “至于实验室的问题,院长已经特批了,最快两天,最慢三天,就把这栋实验楼的所有实验室先给我们使用。”
    “其他教授,就多跑一点路,去其他学校借用!”
    昨天他这边商量完,连夜就跑去找钱树言。
    听到和李暮有关,钱树言二话没说,当即拍板,向文教部打申请,组建研究团队。
    本来黄新华的打算,也只是搞个小规模集成电路。
    但钱树言觉得,既然要搞,就搞大的,正好可以看看李暮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少没有挖掘出来。
    李暮不知道钱树言打算刻意引导自己,只能惊叹黄新华的魄力。
    黄新华笑着继续道:“既然你提到了,那么刚好,你就来给下一步的薄膜沉积问题开个头。”
    “黄教授,我不行,我水平有限。”李暮连忙推辞。
    只不过黄新华却板起脸道:“什么不行,又不是让你立刻拿出完整的可行性方案,随便说说就行。”
    “刘泽、汪洋,你们两个偷笑什么,一会儿都得说!”
    被点到名字的刘泽和汪洋顿时脸色大囧,这算是殃及池鱼了。
    他们上去能说什么,那点东西在那么多教授面前根本不够看。
    陆骞站起来,笑道:“来来来,都说说,徐青你等会儿也说,你们是年轻人,脑子活泛,说不定就能想到我们想不到的思路呢。”
    “别愣着了,快开始吧。”顾鸣对李暮笑呵呵道。
    其他人也跟着开口:“集成电路的四项关键工艺的理论雏形,几乎都是出自你的手,由你开头再合适不过。”
    ……
    听着一众专家和教授的话,李暮隐隐觉得不对,不过又说不上来。
    但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不可能什么都不说就坐下去。
    想了想,说道:
    “薄膜沉积工艺,是在基底材料上形成和沉积薄膜涂层的过程,它的主要作用,是适应溶脱剥离法图形转移的需要。”
    “假设光刻胶有一个剥离化转变温度,当温度大于一定值时,光刻胶图形开始软化和流动……”
    “另一方面,沉积的方向性也直接决定是否能够成功剥离沉积的薄膜,影响最终的效果。”
    “综上,我认为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式,同时满足衬底升温和沉积方向性好的要求。”
    ……
    实验室内的专家教授们,随着李暮的叙述变得沉默下来。
    即便心知李暮在半导体的研发敏感上惊才绝艳,但是听闻远没有亲眼见识更来得震撼。
    这才多久时间,光刻胶的问题才刚刚解决,薄膜沉积就有了明确指导方向。
    “我说完了,请各位专家教授们指教。”李暮将资料说完,发现气氛似乎有些古怪。
    难道他说错了?
    那也不该是这个反应啊?
    黄新华看见李暮面露疑惑,轻咳两声,连忙道:“说得不错,刘泽汪洋,你们俩接着上去说说。”
    “啊?”被点到名的两人惊呆了。可看着黄新华的眼神,只好硬着头皮走上去。
    ……
    刘泽和汪洋的发言,中规中矩,不好不坏。
    一些观点算是有些微的创新,但比起一套方案直接将研究难度降低几个档次的李暮,差距就很大了。
    两人自己都差点说不下去,觉得说的东西一无是处。
    但一众专家和教授,却丝毫不吝掌声和赞赏,夸奖他们说得不错。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场面话而已。
    李暮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刘泽和王娅作为研究生,水平还是不错的。
    只不过是因为接着他的后面发言,显得好像和小学僧一样。
    刘泽和汪洋说完后,接着是王娅和徐青上去。
    两人的学习成绩都在各自专业名列前茅,而且能得到教授们看重,思维反应是相当的快、
    发言的内容先是总结了李暮先前抛出的一些理论,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到一众专家教授夸赞。
    看得刘泽和汪洋一顿后悔,刚刚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
    待五人依次发言完,一众专家教授各自也开始讨论。
    这种讨论当然不是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辩,那过不了多久实验室就和菜市场没啥区别了。
    黄新华先开了个头,然后由下一位专家发言,或肯定或否定,集思广益,推断出最正确的方案:
    “我看可以利用真空环境去加热硅片,使原子或分子从硅片表面溢出,从而在衬底上生长出薄膜。”
    “也可以从化学方面考虑,使用气态物质在硅片表面发生反应,然后去形成稳定的固态薄膜。”
    ……
    在众人发言的时候,李暮和王娅几人一样,安静地坐旁上,拿着笔不停地记着笔记。
    他记得事无巨细,除了某个教授说急眼了蹦出的家乡话没听懂,基本都记了下来。
    这不是在装好学生,而是必要的准备。
    一群专家教授聚在一起集思广益,说不定就能提出什么思路,和他手里的资料对上。
    到时候就能拿出来当作自己提出理论的依据。
    黄新华到时不时地问他:“李暮,你怎么看?”
    他又不是元芳,能怎么看。
    “黄教授,我看刚刚那位专家说得不错……”李暮拿着笔记就背,让黄新华也无可奈何。
    实在是笔记上没法回答的问题,他就根据那些教授的正确思路,稍稍往后延伸一些:
    “气态粒子以基本无碰撞的直线运动飞速传送至基片,到达基片表面的粒子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吸附在基片……”
    反正主打一个挤牙膏式发言,你不问我就不说,你问我就说的一点。
    ……
    理论讨论一直持续到下午,一众专家教授茶水都喝了五六杯,肚子都得咕咕叫。
    不过成果十分喜人,大致的方向在李暮的有意引导下已经被讨论出来。
    接下来就是不断地完善、补充。
    ……
    时间一晃过去三天。
    见识到了一众专家教授们群策群力的效果后,李暮对搞出大规模集成电路信心更强了许多。
    他甚至有一个荒诞的念头:“说不定真能把大规模集成电路搞出来。”
    之所以觉得荒诞,是因为m帝要搞出来都还需要6年时间,而夏国原定历史上十二年后才能研制成功。
    可仔细想想,有他开挂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
    实验室内。
    讨论进行到最后,黄新华等专家教授们已经找到了完成薄膜沉积过程的四个实验设计,并且初步弄出方案。
    集思广益,外加有李暮引导的情况下,这些专家们深厚知识储备的优势就展现出来。
    但四个方向设计,听着不多,每一个却可能要耗费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实验,一旦失败便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在会议进入尾声的时候,黄新华忽然道:“李暮,你怎么看?”
    他本来只是照常问一嘴,没指望能有什么回应。
    李暮却心中微动,觉得这是个好机会:“黄教授,我有一个大胆地推测,不知道当不当讲?”
    这个回答,让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投了过来,纷纷露出惊讶之色。
    “讲,没什么当讲不当讲的,有想法就要说出来!”黄新华脸上露出喜色道。
    李暮道:“我认为实现薄膜沉积的四个方向中,可以优先研究物理气相沉积,之后再研究化学气相沉积。”
    “后者工艺复杂、环境要求高、成本高,还可能会排放有害气体,实验起来耗时耗力,不是最好的选择。”
    “那你有没有气象沉积的实验设计思路?”黄新华忍不住问了一句。
    李暮微微沉吟,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缓缓道:“我认为可以用蒸发法和溅射法。”
    “蒸发法和溅射法,这是什么?”黄新华惊讶道。
    这个答案也让在场的众人纷纷露出惊色。
    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可完全不同,前者还需要完善补充,后者切切实实地照做就行。
    李暮道:“蒸发法,就是把镀料蒸发,使得气化后的镀料原子、分子或离子在基体上沉积,形成所需的薄膜。”
    “而溅射法,通过加热、升华或溅射等方式,让镀料从固态转化为气态或离子态。”
    “这些镀料的原子、分子或离子会在碰撞后产生多种反应,再提升形成均匀性较好的薄膜,薄膜的成分,也接近靶材成分。”
    待李暮说完之后,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陷入沉思,惊诧。
    黄新华眉头紧蹙,低垂着头深思,十几秒后,脸上露出了恍然,笑容再也抑制不住,站起身哈哈大笑:
    “天才的想法!”
    “两种新方法理论上完全可行!”
    王绶觉越说越激动,随后竟然带头鼓起掌。
    “啪啪”
    “啪啪啪……”
    下一刻,实验室众多被惊醒的专家们也随之热烈的开始鼓掌,脸上的神色满是惊叹,欣赏。
    “说得太好了,这个想法为我们省去了大量的苦功啊!”陆骞走过来,高兴地拍了拍李暮的肩膀。
    顾同同样面带笑容道:“要不怎么是天才呢,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面对着众人的夸赞和赞许的眼神,李暮微微赧然。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不过就是照着答案念罢了。
    待掌声停下后,王绶觉雷厉风行的开始安排:“接下来我们分成两组,一组按照李暮提供的框架完善实验设计!”
    (本章完)


同类推荐: 豪乳老师刘艳舅妈的不伦亲情草粉草到事业粉了病态强宠(1V1,强制爱)臣服(SM)囚于笼中(民国兄妹骨科 1v1 HE)我的青梅竹马是龙裔上岸(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