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219章 “炒谷”专家许汜

第219章 “炒谷”专家许汜

    第219章 “炒谷”专家许汜
    “呵呵,新政?我看是恶政才对,当初就该全力支持曹孟德入主兖州,否则焉有今日之祸?”
    徐翕说完之后还当着众人的面大声抱怨:“此前我就说了,应当派兵偷袭汶阳,断了王景的后路,让他有去无回,还不是汝等一个个贪生怕死,坐失良机?以至于今时今日,想要反抗也晚了。”
    见徐翕越说越过分,王彧十分不爽,冷笑着便嘲讽了他一句:“你还可以喊得更大声一点,生怕城里的暗卫听不到是不是?”
    “你!”
    “好了,都火烧眉毛了,还不忘内斗,成何体统!”
    见王彧和徐翕三没两句话又争执起来,许汜就感到头大,可为大局着想,他也只能当起了和事佬:“诸事不顺,大家心中有些火气在所难免,可当务之急乃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新的问题。”
    “你有办法?”
    众人的目光顿时汇聚到了许汜身上,很显然想要听听他的意见。
    许汜摸着下巴上的山羊胡,目光深沉,思索了片刻才开口说道:“动武的路子是死路一条,为今之计,唯有文斗。”
    “文斗?如何个斗法?”
    在座之人都是兖州名流,能想的办法其实他们都已经想过了,因此对许汜的话大感好奇。
    而他们中除了徐翕这个莽夫之外,其余人也确实和许汜抱着同的办法,不想或者说不敢和王景硬碰硬。
    以至于此前王景出征泰山讨伐张邈和张超之时,曾故意留下了不少破绽,大搞钓鱼执法。不过有司隶四郡世家和豪族这样的前车之鉴在,兖州的名门望族显然都学乖了,这次一個也都没有上钩,全都苟在一旁坐视东平张氏的灭亡。
    眼下若是能文斗,他们是绝不想要武斗的。
    毕竟家大业大,玩什么命啊?
    而许汜也没让众人失望,随即便说出了办法:“无粮不稳,他王元旭不是想要推行新政来削弱吾等吗?那就用事实让他明白,我们世家,才是兖州真正的基石。”
    “你是说,咱们一起断了兖州的粮食补给?”
    王彧双眼发亮,显然对许汜的办法很是赞同。
    而许汜也是一脸坚定:“没错,兖州大部分的存粮皆在吾等各家的粮仓中,只要诸位一同惜售甚至禁售,那市面上便会出现缺粮的局面。王元旭除非不要脸面,否则必然束手无策,届时为了稳定兖州民心,还不是要来求助于吾等吗?”
    这条计策,毫无疑问是条毒计。
    在许汜看来,王景虽然战功赫赫,但却很少有不讲规矩的时候。
    而许汜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打算给王景来点阴招。
    市面上没了足够的粮食,兖州的百姓必然要闹起来,到时候许汜只需要暗中引导,立刻就能推翻所谓的新政,让程昱的工作彻底做不下去。
    “好主意,就这么办!”
    除了王彧,王楷丶王肱和毛晖等人,也都同意了这个决定。
    就连刚才一直嚷嚷着要砍人的徐翕,也不例外。
    数日后,暗卫便察觉到了兖州粮食市场的异常状况。
    “将军,昌邑城内,忽然大量粮铺关门歇业。”
    受过专业训练,对这类信息十分敏感的暗卫,在打探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便跑来向王景汇报。
    “发生何事?”
    “有人在暗中串联,哄抬粮价,现在已经引得百姓人心惶惶,只是目前具体的情况仍是未知。”
    毫无疑问,这是又有人暗中在搞事情了。
    至于是哪些人在搞事,一点也不难猜。
    王景当即吩咐暗卫:“密切关注此事,派人打听一下,我需要一份名单。”
    “是!”
    暗卫离开不久,荀攸和郭嘉也被召集过来商讨此事。
    郭嘉只是听了一会儿,就大致上猜到了背后参与者是谁:“主公,能谋此事者,当是许汜和王彧等人。”
    这些所谓的兖州名流,此前都在刘岱的手下任职,掌控兖州上下大大小小事务。可以说他们这些名门望族才是兖州真正的主人,至于刘岱,不过一个傀儡而已。
    他们这些所谓儒门名士,整日将“忠孝”二字挂在嘴边,可实际上对刘岱毫无忠诚可言,他们永远只会忠于自身和所属家族的利益。
    历史上的兖州易主,便是因为曹操的唯才是举动到了这些兖州世家的利益,这才有了后来接引吕布而驱逐曹操的举动。
    王景对于这些人的关注从来就没中断过,因此才能在对方动手之后第一时间便反应过来。
    荀攸在分析完情报之后,不禁有些担心:“主公,此事若处置不当,兖州民心必定不稳,但断然处置,恐怕会伤及主公名声。”
    按照道理,许汜等人有权不卖自己的粮食,甚至就连借口,荀攸都猜得一清二楚,到时候这些人只要统一口径,说是王景强制推行新政导致他们粮食减产,无粮可售,就能彻底激起百姓的怒火。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活着就是要吃饭的,而一旦食不果腹,就会失去理智,变成野兽。
    而许汜等人,便自以为掌控了兖州的粮食供应,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和王景谈条件。
    经荀攸这么一提醒,王景也很快反应过来,然后发出冷笑:“想要我收回成命,就凭他们也配?”
    新政的推行最忌讳朝令夕改,若是遇到点挫折就停止,最后必然是半途而废,人死政息。所以王景绝不可能妥协,只会和对方斗到底。
    至于兖州的粮食问题,这其实很好解决:“他们不卖粮食,那我们从洛阳调来就是。”
    “洛阳有足够的存粮吗?”
    郭嘉和荀攸都很惊讶,他们还以为连番大战,原先的粮食储备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王景哈哈一笑,心情倒是颇为轻松:“此前的存粮消耗了不少,但今年的秋粮获得了丰收,产量提升了一倍。”
    “一倍!”
    郭嘉和荀攸再次露出惊容。
    实在是王景口中说出的数字,让他们深感不可思议。
    如今的主粮,依旧是是五谷等粮食作物,但王景让史子眇招募道家的炼气士用炼制丹药的道术来炼制化肥,如今甚至已经建立起大量的化肥工坊,化肥产量节节攀升,最终反哺农业,使得粮食产量翻了足足一倍。
    在农耕文明的社会体系里,农业产出永远是重中之重,哪怕是对新技术嗤之以鼻的儒门,对任何能够增加农业产出的技术,却不敢有有何诋毁和轻视,反而大加赞赏,乃至发明者可以名留青史。
    因此荀攸和郭嘉都非常好奇,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毕竟就算是生地转化成为熟地,也没那么快啊。
    王景笑道:“粮食增产,是因为使用了化肥。”
    “化肥!”
    荀攸和郭嘉二人此前就知道了化肥的存在,也知道王景在暗中研制这种能够带来粮食增产的大杀器。
    但是粮食增产一倍这个消息,还是让二人大为震撼。
    化肥一事本来是机密,但是在荀攸和郭嘉面前,王景并未隐瞒,便告诉他们详情:“化肥是一种能够增加土壤肥力的化工产品,最初是由我来提出构想,然后命史子渺暗中研究,一年前就做出了第一批成品,试用之后效果良好,能够大量增加土地产出。之后宣明真人亲自带领丹道团队解决了大规模炼制的问题,现在已经在几处官营的屯田中普及使用,效果十分惊人。”
    华夏早在西周时,就已知道田间杂草在腐烂以后,有促进黍稷生长的作用。
    《齐民要术》中更是详细介绍了如何种植绿肥,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法等。还提到了用作物茎秆与牛粪尿混合,经过践踏和堆制,能转化成肥料的这一门技术。但肥料的真正发展,还是在唐、宋两代以后的事情,随着水稻在长江流域的推广,施肥经验日益积累,从而总结出“时宜、土宜和物宜”的施肥原则,即施肥应随气候、土壤、作物因素的变化而定。
    王景穿越之前,也曾因为好奇所以在互联网上一个名叫“穿越者联盟”的论坛组织里接触过不少相关方面的化学知识,如今凭着记忆,利用现有条件,成功将其中的一部分化工技术结合道门的炼丹秘术,成功将化学的生产复刻出来,并且投入实际运用之中。
    而王景显然很明白先进的化肥技术在古代社会中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此前一直保密,就是为了先在自己的屯田时用来进行粮食增产,获取更大的优势。
    至于推广的事情,则是延后到了现在。
    郭嘉心情十分激动,向王景拱手说道:“主公,这化肥完全可以作为我军的一大王牌,有此王牌在手,霸业可期!”
    乱世里,最重要的东西便是粮食,无粮不稳,有粮不慌!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但得粮食者,才可以得民心。
    …………
    东郡,白马渡口。
    只见码头上人来人往,最近兖州缺粮,正闹得人心惶惶。
    “喂,听说了吗?昌邑城的粮铺都关门歇业了。”
    “嘿,别提了,我们这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才几天功夫,好家伙,粮价直接涨了三倍,再这样下去,谁吃得起啊?”
    “今年又是天灾人祸不断,这世道真是越来越难熬了。”
    “我听说啊,是因为祁侯大肆收地征粮,所以才导致粮价飞涨的。”
    “对,这件事我也听说了,外面都在传!”
    码头上,不少搬运工在歇气的时候,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起了兖州的局势。
    因为许汜等人暗中造谣,王景在兖州的名声,开始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
    他们这些兖州本地的世家豪族,成事或许不行,但是败事扯后腿的能力,那是一等一的强。
    如今兖州甫经战乱,百废待兴。
    许汜等人不思建设家乡,扶危济困,反而为了一己之私制造事端,不仅四处造谣,还妄图以动荡民心的手段来阻挠王景推行新政。
    可惜底层百姓目不识丁,信息来源的渠道更是单一,因此根本无法得知事情的真相,反而听风就是雨,被许汜等人利用舆论的话语权来颠倒黑白。
    现在兖州本地的百姓大多都只知道王景来了,新政刚刚推行,自己就连饭都吃不起了。
    因此民间开始在有心人的驱使下,逐渐出现反对新政的声音,这股声音越来越大,已有烈火燎原的征兆。
    直到来自洛阳的货船,大量抵达白马津。
    “有船来了!”
    原本还在抱怨粮价太高的码头工人,当即跑去接活。
    然后他们就看傻眼了:“苍天在上,粮食!堆积如山的粮食!”
    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被穿着粗布麻衣,身材壮硕的搬运工扛出船舱,然后用网装好少,再用木吊车吊到岸上的货车上,由岸边的工人进行堆放。
    大量来自洛阳的粮食,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要知道,以前都是洛阳的人口太多,粮食不够吃,不得不用漕运的方式,由黄河两岸的州郡,向洛阳供应粮食,维持京师的正常运转。
    如今怎么就反过来了?
    洛阳的粮食不但能够自给自足,甚至已经多到可以用来出口兖州了吗?
    这件事简直冲击兖州百姓的三观,毕竟以前都是兖州的粮食富裕,依靠黄河向洛阳输送,结果现在成了兖州粮食供给不足,朝廷得从洛阳调粮来反哺兖州了?
    对此,家无余粮的百姓纷纷拍手叫好,可家中大搞囤积居奇,打算推高粮价的世家豪族可就傻眼了。
    他们之前为了推高粮价,可是了不少代价去收购民间存粮的,这些可都是需要成本的!
    许汜出身的江陵许氏便是大肆购粮的势力之一,许氏是荆州名门,但许白马渡口也有产业,其中几处仓库就囤积了海量的粮食,因此码头上运来了大量粮食的消息,很快就传入他的耳中。
    不得已,许汜只能召集众人商议。
    昌邑城,从事中郎府。
    王彧来得最快,一进门就抓着许汜追问:“消息属实吗?”
    许汜黑着脸,表情十分阴沉:“我亲自派人确认过,传闻所言非虚,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眼下消息暂时还未来记得传回昌邑,但这件事我们恐怕瞒不了多久。”
    “这可如何是好?”
    王彧急了,他实在想不明白,这好好的,这么就从洛阳运来了大批的粮食呢?
    这特么不是要玩死他吗!
    要知道为了囤粮惜售,他可是下了血本的,就等着喝王景谈判后把粮食在高价的位置上出售,赚取利润呢。
    可若是粮价暴跌,那他就完了啊!
    许汜和王彧皆愁眉不展,王景手中有大量粮食,这是他们此前完全没想到过的。
    之后王楷、王肱、徐翕、毛晖四人也陆陆续续赶来,从许汜嘴里听说了此事,一个个顿时愁眉苦脸,心情郁闷。
    原本大好的局面,他们还以为胜券在握,必然能够逼迫王景就范。
    却没想到,王景轻描淡写地,就随手破了他们设下的死局。
    徐翕最不服输,咬牙切齿道:“诸位,这其中会不会有诈?洛阳历来都要靠外部输入粮食才能维持巨量的消耗,何时有过把粮食运到别州售卖的先例啦?”
    许汜闻言亦是凝眉细思:“你的意思是,这是王景故意制造的假象?”
    徐翕目光恨恨地点了点头,心中早就认定了这就是事实:“我猜王景手中根本没有余粮,运来的粮食,估计只有最外面的一层是真粮食,内层则极有可能是用泥沙来进行伪装,用这种方式来吓唬吾等,让吾等自乱阵脚。”
    王楷赞同了徐翕的说法:“合理的推测,我也认为王景在使诈!”
    其他人在思考之后也都做出了相同的判断,对于洛阳的消息,他们其实所知甚少,尤其是屯田和化肥等项目的细节,王景一直对外保密,哪怕是北军内部知情者都极少,许汜这些外人就更不可能知晓了。
    因此许汜和王彧对望了一眼,对此深以为然:“还真有这种可能,毕竟以常理而言,王景连续动兵,而洛阳人口众多,耕地却不足,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粮食供他挥霍。”
    “那吾等接下来便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好了。”
    许汜笃定说道,他此时作为兖州众多名士的主心骨,十分享受这种受人瞩目,掌控和主导局势的感觉。
    面对王景调配粮食的应对方式,许汜等人选择了坐视,昌邑城内,所有粮铺依旧关门。
    其他郡县,粮价也依然居高不下。
    他们这些人,是摆明了要和王景,和朝廷,和新政对抗到底。
    昌邑城,州牧府。
    王景解惑线报之后,冷冷一笑:“冥顽不灵,自寻死路。”
    荀攸幽幽一叹:“唉,许汜此人素有国士之名,却不想目光竟也如此短浅,见利而忘义,实在是不堪造就。”
    郭嘉却是姿态傲然,脸色挂着淡淡的笑意:“公达何必叹息,主公已给他们机会了,是他们自己不懂得珍惜,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啊。”
    “既然给脸不要脸,那就不用理会他们了。奉孝,按照原定计划,开放常平仓,向百姓出售粮食吧。”
    “属下明白。”
    (本章完)


同类推荐: 不服管教的小太妹(np)普女可以不恶毒吗长吉(NPH强制暗黑)蛊惑(古言父女1v1,he,高辣)大雕的梦想死皮赖脸缠上反派后(1v1 h)隐秘 (公媳 H)HP食死徒们的共同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