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李渊:你也配武功满分?!
大汉·景帝时期
“哇!这熟悉的味道!”
小刘彻舔着油乎乎的小手指,又一次找到了刚开始看天幕的感觉。
快!
刘启则觑眼瞥着天幕。
按照天幕的臭脾气,他严重怀疑天上那玩意是在赶进度!
怎么?泰一神也催你提公文了?
这么赶!
“不过话又说回来。”
“如果清朝的制度完全套用明朝,那确实没什么太多能说的。”
明朝是君独,清朝那也得是君独。
还独的更厉害呢。
“但怎么也得出一两个有为之君吧?”
……
大明·天启时期
朱由校笑得很开心。
“啊哈!早死的皇帝!”
“这说明什么!”
魏忠贤低头接话道:
“说明这蛮族不得天命,承受不起大明之德!”
朱由校笑意一僵。
“你好像忘了一件事,朕也是早死……”
拍马屁拍马蹄子上了!
怎么办?急!
磕头求饶命呗!笨!
朱由校也没太在意,只是再一次笑得开心。
因为他发现了一件事。
一件事对大明皇室不是很在意,对女真皇室很要命的一件事。
他们不会种痘术!
“感谢隆庆皇帝。”
“魏忠贤。”
磕头的宦官停止动作,抬头看向皇帝。
逆着亭午之光,他看不清皇帝面孔。
只听得皇帝口中和煦的声音。
“女真那边天气要凉了。”
“多寻些衣物给他们送去。”
……
大清·顺治时期
福临整个人僵在宝座上。
这个感觉就像你前面还在说开元盛世,下一秒就天宝十四年了!
“怎么就突然从顺治八年蹦到顺治十八年了?!”
“董鄂妃又谁啊!”
“董鄂……”
福临突然想到一件事,莫不是指董鄂·鄂硕之女。
那女子入关前便以才学闻名。
……等等!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
今年是顺治七年!
十一月!初十!
就差三天!
“陛…陛下……”
宫门处,蓝衣红顶的小太监低头颤声道:
“太后娘娘请陛下过去一趟。”
……
【清章帝·爱新觉罗·福临】
【军事成绩:逐鹿中原,统一天下。】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对这个评级嗤之以鼻孔!
“行啊,白捡一个满分,那都是多尔衮和李自成的功劳啊!”
李世民突然挺了挺腰背。
李渊斜睨了他一眼,不屑道:
“没你老子我起兵,你统个屁天下。”
“坐那么直,小心肾虚啊!”
“看看你儿子!再看看你老子的儿子!”
“你都不惭愧吗?”
“懂不懂代天孕子的含金量啊!”
“没有朕,会有天可汗吗?”
“是朕甘为基石硌,举你上青楼啊!”
李世民与李建成看着李渊那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真是心服口服了。
再一次学到了,什么叫一切解释权以我基准。
“阿耶,你能从北周、隋朝两朝活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渊闻言,一抬头,一摆手,神气十足道:
“那是自然!”
“你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呢!”
……
【多尔衮虽然带军攻入了北京城,确立了大清朝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但是,中原毕竟是汉族人的地盘,他们不甘心被外族人统治,因此,各地的反清斗争和运动不停的发生,社会局面动荡不安。】
【顺治亲政之后,这样的局面并没有改变。】
【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七月】
【由李定国统领的西南瑶族、僮族、苗族、彝族等农民组成的起义军,占领了桂林。】
【顺治派尼堪率十余万大军前去镇压,为了给大军鼓气,还亲自为他们送行。】
【结果同年十一月,衡阳一战中尼堪战死。】
【年轻、没有治国经验的顺治备感失望,又开始重新考虑治国方案。】
……
李世民看着天幕,目不斜视拉长声调。
“哦~多亏了多尔衮啊~”
李建成一口茶喷了出来!
“咳咳!咳咳!辣!这茶真辣!”
李渊看着两个逆子黑着脸。
“彼其娘之。”
……
【顺治十年正月,顺治巡视御马厂,感受到单纯的倚仗军威很难征服反清势力。】
【之后,顺治仔细思考了多尔衮所采用的政策,认为过于残暴。所以,他决定改用剿抚并用的策略,而且要抚大于剿。】
【同时决定先平定西南,然后在平定东南。】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别的暂时没看出来,但是有一点他看出来了。
“这小皇帝挺有钱啊?”
刘娥白了他一眼。
“你这不废话吗,李自成是白死的吗?拷饷的那些钱你以为会落入谁的手里啊?”
赵恒一想也是,随即对刘娥扬起一个大大的笑脸。
刘娥:……
怎么还是这幅傻样啊!
真烦人。
“嘿嘿,小娥笑起来真好看!”
刘娥又一次白了他一眼。
“你说,这大清能挺多少年?”
赵恒托腮看着刘娥,闻言懒懒散散回道:
“大差不差的,可能跟明朝差不多吧。”
……
【当时南方有两大势力,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一带有郑成功的水师出没,而李定国又占据着云南、贵州、四川等大部分地区。】
【清军为了应付他们,两边奔走,十分疲惫,而且效果不佳。】
【于是,顺治以先西南、后东南的战略改变了被动局面。】
……
天幕上。少年皇帝看着疆域图里的两地烽火,将手盖在西南处。
随即又看向东南沿海。
“攘外,必先安内。”
……
【郑成功指挥的军队熟悉水战,他有三千多艘船在厦门附近的港口,而清军熟悉骑射,陆战占优势,对水战很陌生,碰到郑成功的军队胜算较低。】
【因此,顺治首先对郑成功的军队采取了招抚的策略,将大量的兵力用于对付李定国在西南的兵力。】
【顺治十年(1653)五月,为满清效力的洪承畴出任五省经略,顺治又给了他大权,允许他节制升迁地方文武官员、决定进兵的时机,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先行事,再汇报。】
【洪承畴也理解了顺治的的意思。】
【对西南山川形势很熟悉的洪承畴到任不久便向顺治提出建议,让李率泰为两广总督,并与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一起镇守广东,来应对西南方面可能出现的战事。】
【而洪承畴在西南期间一直贯彻顺治提出的“剿抚并用”的策略,而且尽量“以守为战”,在顺治十三年下半年,促成了孙可望投降大清。】
6=9+
【顺治十六年(1659)正月,顺治派三路大军向贵州进发,然后攻入云南,并将李定国的主力消灭在永昌磨盘山一带,从而平定了西南。】
【在西南维系明朝政权的南明桂王朱由榔逃到了缅甸,南明政权名存实亡。】
……
{桂林、衡州两次大捷,使得清廷朝野震动,一听到李定国的名字就颤栗不已,甚至还有放弃西南各省与李定国平分天下讲和的打算。}
{出征不足一年,纵横数省,收复湘、桂,击败清军数十万,掀起了继1647年第一次抗清高潮后的第二次抗清高潮。}
{黄宗羲赞道:“逮夫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李定国就像一个缝补匠一样左右忙活,孤单得很啊。}
{本身又只是个军事天才,其他方面的短板,根本不足以全面撑起大厦将倾。}
{南明真是没救了,像原子一样散,每个反抗的人都独自在斗,一旦合起来,原子之间的斥力就大于引力,先内讧再说。}
{可惜孙可望这个东西,非要和李定国过不去,自己什么几斤几两没点b数,李定国为了顾全大局自愿出走,致使北伐大好局势化为灰烬。}
{孙可望搞内政很牛的,要是和李定国同心协力再联络其他抗清势力,真有可能把鞑子驱逐。}
{李定国孙可望二人本来是互补的,李定国军事猛孙是内政强,结果孙自己想当朱温,这俩人如果精诚合作起码都能稳据半壁江山。}
{李定国还能联合其他抗清势力,孙可望没办法,他野心太大了,想当皇帝都写脸上了,南明几个王本来就是内斗的厉害,你孙可望还想当皇帝,那还咋联合啊。}
{说那些,南明不内斗也没啥基本盘了。}
{在民心这一嘎达,南明和清初属于半斤八两,甚至可能还不如清初呢。}
{多尔衮的那一手哀崇三日确实打根子上了。}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看着这一大段话。无法两字总结。
“党争……党争……看来这南明也是深陷党争不可自拔啊。”
李泌叹气道:
“明代制度就决定了君权在君相关系中的弱势地位。”
“宗室和外戚被排除在政治活动之外,又有祖宗制度高悬于皇帝本人头上。”
“胡李大案、靖难之役、土木堡之变,使得明代勋贵屡遭打击。”
“种种情况下,明代的朝廷形势完全可以简化成抱团取暖的皇帝和宦官被寒门出身的文官集团打得节节败退。”
“同时,纵观历史,明朝又是少有的外部压力较小的政权,在固守长城九边防线的情况下,也只有也先、俺答两人可以到京城耀武扬威。”
“这种情况下,明朝大臣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斗也是毫不意外的。”
“无论是在规模上、组织上、烈度上,都一次又一次刷新纪录和底线。”
“其政斗又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弃政务于不顾的党争。”
“这也是明朝灭亡重要原因之一了。”
……
【西南战乱结束,顺治下一步要解决的就是在东南的郑成功。】
【因为郑成功坚决不接受清朝的招抚,要抗清到底,顺治对他进行的招抚活动都没有起到效果。】
【顺治十六年(1659)五月,郑成功从舟山出发,经过崇明岛,进入长江,冲破清军的封江铁链,一举打下瓜州,随即攻破镇江,在七月一日占领江浦,兵临南京城下。】
【清朝的芜湖官吏,不等到郑军去,便送来降书。】
【郑成功派张煌言去芜湖,守住这个位于南京之西的沿江重镇。他自己则留在南京城外,攻城。】
……
天幕上。
南京城外。
十余万铁甲铁面罩的铁人围困城墙。
但又独留一条道路。
画面一转。
一身黑绒对襟箭衣,红色的厚绒黑抱肚。
腰系犀角玉带,足蹬皮靴、臂缠皮腕,身后红披风猎猎飘扬。
头上束着小小金冠,横插一枚镶金绿玉钗。
威风凛凛的男子看着书中文书,对眼前跪地叩首的清兵笑道:
“我不是嗜杀之人。”
“清军此举无道,合该受我大明教化。”
“回去告诉郎总督,本王不难为他。”
“静待一月而已,本王允了。”
……
【当时清朝守卫南京的是两江总督郎廷佐。】
【面对郑成功的围城,他派人向郑成功说:“我一定投降,但是须先假装守城。按照清朝的军法,如果我守满三十天,留在北京的家眷就可以免掉连带治罪。请给我三十天的限期。”】
【郑成功直接允准了郎廷佐三十天的限期,不仅暂不攻城,而且没有把南京好好包围起来。】
【于是,郎廷佐调来的救兵,公然接进了城。】
……
大秦。
嬴政挑了挑眉头。
“乐毅不破莒城、即墨,遂丧洪业。”
“恐怕与此不相上下了。”
众人面带正色点了点头。
刘邦严肃的凑向萧何。
“什么意思?”
萧何眼皮子一跳。
什么意思你不知道你装个球的严肃!
刘邦看懂了,刘邦不乐意了!
“什么意思?我家里什么条件你不知道是吧?”
萧何无言以对,只能有气无力的低声道:
“秦昭襄王二十二年,燕国上将军乐毅联合赵、楚、韩、魏,合五国之兵攻打齐国。”
“齐军全线崩溃,最后只剩下莒城、即墨未克。”
“乐毅如果乘胜进击,攻克这两座城池完全是可能的,但他没有这样做。”
刘邦点了点头。
“他为什么不这么做?”
萧何瞪了他一眼!
“我如何知道?!”
刘邦啧了一声。
“你怎么什么也不知道?”
萧何气笑了,刘邦则又晃到蒙恬那一边。
“不问你了。”
……
【郑成功与他的军队,就在城外静候三十日的限期期满。】
【七月二十一日夜晚,清军拆坏神策门旁的城墙,由城墙的洞里突然出来,冲到郑军在白土山的营垒,将郑军先锋活捉。】
【第二天黎明,在郑军尚在烧锅造饭之时,清军分成几路,开了城门出来,把郑军压迫到长江边。郑军全部溃败,被杀死几万,来不及上船,死在水里的更多。】
【郑军一众大将一齐阵亡。】
【郑成功率领残余部队,一口气撤回厦门。】
【那时候,张煌言还守住芜湖,并且已经收复了徽州、宁国、太平、池州四府。
【广德、和州、无为三州。】
【当涂、繁昌、宣城等二十三个县。】
【郑军既退,张煌言孤立无援,被清军击败,只身逃至安庆,由安庆逃至江西,由江西逃回浙江天台,招集旧部,取了林门岛与桃渚岛,以等候郑成功的消息。】
【顺治十七年,清朝的福建总督李率泰与将军达素,在五月间大举向厦门猛扑,想把郑成功彻底解决,结果被郑成功杀败,清军死了十分之六七,达素自杀。】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郑成功留下十八岁的儿子郑经守住金、厦两岛,自己带兵去取台湾。】
【这时候,荷兰的“东印度联合公司”已经偷占台湾三十八年之久,在台南筑了坚固的“塞兰狄阿”(安平城)与赤嵌堡。】
【郑成功前来攻打,打到年底,荷兰的守军投降。】
【郑成功准他们在司令揆一的统率之下,登船回国。】
【郑成功认为台湾沃野千里,可以建设成根据地,积极从事于设立中央机构,开垦农田,兴办学校,和菲律宾及英国均建立了贸易关系。】
【他常常站在高山之上,用望远镜向西眺望。】
【等到次年永历被害的噩耗在五月初传来之时,他便在初八日这一天,于眺望大陆之后,坐在椅子上一边饮酒,一边诵读明太祖的遗训,长叹一声:“我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说完便与世长辞。】
【而在郑成功撤离了福建沿海,一举收复了台湾。】
【全国上下的大规模反清活动也慢慢平息。】
【天下再次一统。】
【评级s级·得五分】
……
(本章完)
第685章 李渊:你也配武功满分?!
同类推荐:
不服管教的小太妹(np)、
普女可以不恶毒吗、
长吉(NPH强制暗黑)、
蛊惑(古言父女1v1,he,高辣)、
大雕的梦想、
死皮赖脸缠上反派后(1v1 h)、
隐秘 (公媳 H)、
HP食死徒们的共同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