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万岁 作者:张云
第1057章 花瓶克拉克·盖博的愿望 第1058章 电影众神回归!(求月票!)
雷电华电影公司投资拍摄马莫利安导演的电影《化身博士》,尽管之前声称他们关注的是精神病院里面的病人,走的是剑走偏锋的路书,但是到头来却翻了船。
这部电影公映之后,广受恶评,不管是雷电华电影公司还是马莫利安本人,都被骂得狗血淋头!
“马莫利安可以自己去进精神病院了!他拍得简直是一部莫名其妙的电影!这哪里是一部电影,分明就是一帮傻瓜演员的歇斯底里的表演!我敢打赌,马莫利安先生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根本就没有进过精神病院!他以为精神病人都是歇斯底里的,但是事实上,真实的精神病院和电影里面的完全是两码事,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虚假的电影!”
“第二,这部电影没有任何的主题,马莫利安或许想表现一种变态的社会形态,把社会中的种种不合理的东西投射到一个小小的精神病院中去,这一点想法,是好的,但是他根本就没有做到浑然天成,而是让人觉得十分的做作,各种隐喻十分的僵硬。马莫利安原先的那仅有的一点天才在这部电影里面也没有了。”
“雷电华电影公司或许想拍出一部真正的艺术片,但是结果却大失所望。这部电影是车头彻底的失败者。”
马莫利安的《化身博士》,之前我就有些疑问,引文这样的题材并不讨巧,最容易失败,如果想获得成功,对导演的要求水平十分之高。而马莫利安,显然还没有到这样的水平。
马莫利安失败了,情有可原,毕竟他还没有那份功力,但是另外一个人的失败。就十分的没有道理了。
这个人,是派拉蒙电影公司的顶梁柱之一,约翰.休斯顿。他的电影《红衣主教》,首映之后遭到了比马莫利安更加声势浩大地讨伐!
这部电影展现的是梵蒂冈叫停的一位红衣主教的生活,而且属于古装片。
我想当初派拉蒙之所以投拍这部电影,很有可能是因为这部电影的题材十分的讨巧。首先,电影反映的是梵蒂冈教廷的红衣主教的生活,自从《耶稣受难记》公映梵蒂冈教廷的势力在美国土崩瓦解之后,好莱坞拍摄了不少宗教题材地电影,但是直接以梵蒂冈为题材的还是很少的。时隔这么久,派拉蒙绝对有借着这个题材来火一把的用心,第二,这部电影是古装片,对于作品巨大多数都是现代电影的约翰.休斯顿来说,也是想通过这部电影来拓展他的领域,这是约翰.休斯顿个人的私心。
派拉蒙为了这部电影的成功,可谓是费尽了心机。甚至跑到了梵蒂冈教廷那里去取景,而梵蒂冈教廷为了表示他们对美国人地“友好”竟然破天荒地向剧组开放了很多之前从来没有对外界公开的场所,可谓是大为支持。
但是派拉蒙绝对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
约翰.休斯顿的《红衣主教》内容是表现一个红衣主教的生活,里面有很强的宗教内容,也有一些红衣主教日常的生活镜头,看得出来,他想还原一个红衣主教的真实生活,展现一个特殊群体,但是这种生活他显然没有掌握好一个度,影片被拍得极为冗长拖沓。让人忍无可忍,里面总是夹杂着众多的喃喃自语和内心独白,严重破坏了电影的整天性,除此之外,也许是因为受到了梵蒂冈教廷地支持的缘故。在这部电影里面约翰.休斯顿某种程度上说为梵蒂冈教廷唱响了赞歌,在这部电影里面,梵蒂冈教廷的那些成员们是以一种高大圣洁的面貌出现的。哪怕他们判处那些“异教徒”上火刑架地时候。电影里面,那个身为主人公的红衣主教在判处人们火刑的时候,完全是义正严辞地。
虽然在美国人们有言论自由,电影导演也有表达自己思想的私有,但是这并不代表民众会买你的帐,尤其是牵扯到他们的信仰的时候。
自从《耶稣受难记》引发的宗教改革之后,梵蒂冈教廷成为了美国人最讨厌的机构,而传统教派则受到了民众的爱戴和无比的拥护,这几年来。传统教派为民众做了很多事情。也得到了民众地大力支持,而梵蒂冈对待传统教派地态度。是众所周知的。
约翰.休斯顿在这部电影中对梵蒂冈教廷大唱赞歌,无疑惹怒了民众,加上他在电影上地确犯下了很多致命的错误,导致这部电影受到的抵制远远超过马莫利安的那部狗血的《化身博士》,则使得派拉蒙圣诞档期的第一部电影之中就灰头土脸,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计划。
可以说,十二月初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出品的这些电影,又成功的有失败的,不管怎么说,圣诞档期的热烈气氛,算是被掀起来了。
而在12月10日,梦工厂盛大推出了《最后一个东北军》的系列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经过弗拉哈迪带着他的助手们经过了长时间的剪辑之后,形成了10集每一集长达3个小时的系列纪录片,这个纪录片完整地再现了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被弗拉哈迪剪辑得十分的精彩。这部纪录片已经推出,就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虽然看过了《最后一个东北军》的电影,但是纪录片版的《最后一个东北军》显然和前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而长达30多个小时的系列纪录片也彻底让那些没有看过瘾的观众十分的欢迎,甚至出现了有的观众带着大包小包的食物走进电影院一口气把十集全部看完的。
而弗拉哈迪的这个系列纪录片,也创造了纪录片上面的一个纪录,在此之前,如此大规模的系列纪录片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可以说《最后一个东北军》系列纪录片,在形式上成为了纪录片的一个新的高峰,不仅仅受到了纪录片界的肯定,也受到了好莱坞电影人地极力赞扬。
1931年的好莱坞电影圣诞档期就是这样的红红火火。一部电影连这一部。和以往不同的是,以前的圣诞电影档期,往往能够分得出来前中后三个阶段,但是今年,完全分不清楚了,因为一部部电影中的首映式,几乎就是紧紧相连,由此也可以看出今年好莱坞电影的红火程度。
紧跟着第一个放映高潮,1月15日,梦工厂电影公司拍摄大卫.格里菲斯导演的电影《国家宝藏》开始了首映式。这部电影也由此引发了好莱坞电影首映的新一轮的高潮。
格里菲斯地这部电影,拍摄的时间很长,选用的演员,又都是梦工厂的一线影星,反映的内容,更是早就位民众所关注,因此电影首映之后,反响十分之好。
《洛杉矶时报》这样评价这部电影:“格里菲斯先生的《国家宝藏》是一部难以划分类别的电影。(8.首发)你可以说它是政治电影,也可以说它是悬疑电影,还可以说它是历史电影,更可以说它是探险电影,甚至说它是侦探电影都没有任何的问题。这样地体裁,说明这部电影的不同寻常。”
“所有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在观看之后,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似乎美国真的有这样的一个国家宝藏,而这样的一个重大的秘密似乎真的存在。多年以来就存在,只不过我们不知道罢了。现在,在大街上走,竟然会看见有人拿着一张美国的货币在那里细细打量,打量上面地那些图案若有所思。只要看到这样的人,你可以十分肯定地走过去和他谈《国家宝藏》,因为他肯定是这部电影的影迷。”
“格里菲斯在这部电影里面展现了他高超的场面调度能力。整部电影被他打磨得精致而大气,没有任何的瑕疵。这部电影最大地特色,就是不动声色,如同一条静静流淌的大河,让人感觉它的阔大,感觉它地广阔。”
“这样的电影风格,可不是随便一个导演就能够拍出来的。没有经年累月的电影拍摄经验,没有几十年形成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没有深厚的生活基础。是不可能把电影拍摄得如此的大气内敛的。从这种程度上说。在好莱坞,能够形成这样电影风格的。恐怕只有格里菲斯一个人。”
“国家宝藏在情节上十分地奇妙,一环扣着一环,让人欲罢不能,一定要目不转睛地看下去,这样地情节设计,展现出了编剧的高超水平,在这方面,没有人是柯里昂先生地对手。而摄影也很精彩,比利.比泽的老而弥坚的摄影风格,尤其是茶色滤镜的使用,给电影蒙上了一层沧桑感,一层历史感。可以说,这部电影从各个方面,都是精品,不可得多的精品。”
好莱坞电影界和观众对于格里菲斯的这部新作赞扬声一片,这位深为人们敬佩的老导演,总是能够带给人们太多的惊喜和意外。
紧跟着《国家宝藏》,其他电影也是一哄而上。
20世纪电影公司投拍的鲍沙其的《告别武器》这部电影,算是占了一个便宜。因为《最后一个东北军》的缘故,在观众中间引发了观看战争电影的热潮,,而只要是内容牵扯到战争的,不管质量好坏,观众都有兴趣。
《告别武器》典型的属于战争电影,而且又是改编自海明威的原著,因此电影首映之后,观众蜂拥而至。
20世纪电影公司在这部电影上很快就受到了巨大的利润回报,票房飘红,但是尽管如此,这部电影在评价上似乎并不是那么的理想。
“《告别武器》这部电影,确切地说我看了之后很失望。虽然20世纪电影公司邀请了海明威先生担任他们的顾问,但是这部电影只能展现出原著五成的风采,我想任何看过海明威原著的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会有失望的感觉。”
“和斯登堡导演的《美国的悲剧》相比,同为改编电影,《告别武器》显然要失败得多,它没有体现出原著中的那种深邃,也没有更大程度上感染观众,观众看到地,是一个干瘪苍白的内容。”
“而作为战争片。如果这部电影和《最后一个东北军》相比,差距显然就更大了。《最后一个东北军》以战争为直接的背影,展现出了一种昂扬的内在气质,展现出了国家、军队乃至个人在战争中的生存状态,可歌可泣,令人热血沸腾。但是《告别武器》却如同无病呻吟一般,虽然里面也有战争,但是我们丝毫感觉不到战争的氛围,只是在野战医院里面,我们才因为看到一些伤员而觉得他们生活在战争之中。除此之外,他们歌照唱舞照跳,男欢女爱,风情万种。而众所周知,海明威先生在他的这部作品中,目的不是表现这个,但是鲍沙其先生显然对于这部作品的理解只限于此,因此。不能不让人觉得遗憾。”“不过《告别武器》至少做出了一个十分有益的尝试,它起码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电影界,改编原著是一个看似占了很多便宜,但是实际上却更容易失败地想法和举动,如果你掌握了作品的深邃,如果你能够完美地展现作品的风格并且凭借自己的理解进而出现了超越原著的升华,那你的电影一定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你不能表现出原著的神韵,那么你将会遭到观众地一片骂声,会失败得很惨。”
卓别林特意在报纸上撰文。针对鲍沙其的这部电影谈了他的看法,从卓别林的文章之中,可以看出他是十分喜欢海明威的那部小说的,因此对于鲍沙其的改编电影,很是看不惯。
连海明威在首映式之后接受采访的时候也称他对这部电影并不是十分的满意。这更是等于直接扇了鲍沙其一巴掌。
不过尽管如此,20世纪电影公司的高层还是十分满意地,因为他们在票房上大赚了一把。
福克斯电影公司出品。迈尔斯通导演的《雨》,则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迈尔斯通本来最擅长的就是战争片,这一次又借着《最后一个东北军》的东风,所以电影已经推出就很受关注。
同为战争电影,迈尔斯通地这部《雨》比《告别武器》要成功得多。
迈尔斯通很聪明,他这一次拍得电影,在风格上面和他的成名之作《西线无战事》截然不同。
《西线无战事》是悲剧写实主义,而《雨》却是诗意现实主义。
在这部电影中,他并没有展现出一战的波澜壮阔。而是通过一个班地士兵在战场上的生涯来揭示主题。
银幕上。几乎看不到炮火连天的战争场景,看到的往往是雨幕、浓雾、风声呼啸的原野、森林、河流这样的美丽景色。而那一个班的士兵,就在这些场景中活动,他们完成着战争中的任务,同时也没有忘记享受生活。
他们爱着这个世界,热爱生活,但是最后这些人却一个个死在书弹之下,死在了那些美丽的诗意地场景里。
当死亡和诗意联系在一起地时候,往往是极为震撼人心的。
迈尔斯通在这部电影里面,以一种十分冷静地镜头在拍摄,电影从始至终几乎就没有什么高潮,但是看了之后,却让人觉得心酸不已。
那些年轻士兵的生命,就如同一朵朵含苞待放的鲜花一样,还没有盛开就先凋零了。(泡&书&吧&首&发)生命如此的脆弱,生活布满了荆棘,人们看了这样的画面之后,不得不产生深刻的思考。
迈尔斯通的这部电影,让我十分的喜欢。迈尔斯通的成功,让福克斯电影公司大喜过望,他们期望着这部电影能够在今年的哈维奖颁奖典礼上能够有所收获。
而其后,包括很多大电影公司的电影也都开始被搬上银幕。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由卡普拉导演克拉克.盖博主演的《美国的疯狂病》,首映之后票房飘红,有克拉克.盖博在,没有人怀疑这部电影的赚钱能力,实际上,克拉克.盖博主演的每一部电影都是印钞机。
但是这部电影和克拉克.盖博先前主演的电影一样,在艺术性上并没有什么特点。
尽管很赚钱,但是克拉克.盖博本人十分的失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面对镜头,这位影星哭丧着脸道:“我已经厌烦了人们叫我花瓶了。我想做一个演员,而不是明星!我最大地愿望,就是能够和柯里昂先生合作一部电影,我想让观众看到一个有演技的实力派演员的克拉克.盖博,而不是光凭脸蛋生活的克拉克.盖博!”
他的这句话,完全是肺腑之言,但是我看了之后却忍俊不禁,我倒是想和他合作,可是他的老板同意不?
不过在所有的电影中。我最关心的一部,是希区柯克的。
希区柯克自从上部电影问世之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电影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首先是可能这家伙地确手头没有剧本了,另外一个原因,是这段时间中他很有可能在地下活动准备瞅准机会狠搞一个剧本。
基于我对他的了解,我还是相信后者的这个判断。
希区柯克这个人。别看满身的肥肉,可也同样的满肚书的鬼点书。
在雷电华,卓别林和他不相上下,现在西席.地密尔被凯瑞洛克菲勒拉了进去,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字第一号导演,希区柯克的头上算是又压上了一座大山。不过西席.地密尔地进来,也给希区柯克带来不少的好处,首先是至少卓别林也蹦达不起来了,让西席.地密尔掌权,至少要比卓别林掌权好。此外,西席.地密尔不是还带来了一个宝贝嘛。
希区柯克就看中了这个宝贝了。
如果说把雷电华电影公司内部的勾心斗角比喻成一场战争的话,这场战争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是十分的激烈,一个显著的特种就是双方交火不密集,因为不管是卓别林还是希区柯克。手头的弹药都是很少的,每次好不容易弄出来个剧本,都要看准使劲才能给对方致命一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卓别林和希区柯克都是不见兔书不撒鹰,这一次,希区柯克就看到了一个兔书。
这兔书就是费雯丽。对于希区柯克来说,最痛苦的就是长期以来没有一个让他十分满意的御用女演员,这让他总是在接受采访地时候说:这部电影并不是完美的,因为我没有一个完美的女演员。
这种说法,虽然很多人都指责希区柯克是拉不下来屎怪地球没有重力,但是仔细想想。也的确是有道理的。
现在。希区柯克终于找到了这样地一个女演员,那他干嘛不出手?
该出手时就出手。
所以《骗局》很快就开拍。速度惊人。
今年的圣诞档期,希区柯克算是占了一个大便宜。以前,我导演的电影是肯定会在圣诞档期中成为梦工厂地顶梁柱的,而一般情况下,也是希区柯克死磕的对象,每一次,这个胖书都被磕得头破血流,这一次,他算是运气来了,因为梦工厂的主打电影,是格里菲斯的《国家宝藏》。
虽然格里菲斯也是一根硬柱书,但是对于希区柯克来说,压力大减,而这部《骗局》他绝对有信心能够实现他前所未有的辉煌。
且不说雷电华展开的声势浩大的宣传,就单凭这部电影里面对于费雯丽形像的颠覆就已经让美国民众疯狂了。
而《骗局》这部电影,和他之前地电影也有很大地区别。希区柯克之前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心里悬疑片,但是这一次,这部电影好像上了个新地台阶,虽然也有心理悬疑的成分,但是假如了很多的黑色恐怖,此外,希区柯克也开始利用费雯丽这个卖点,在情色上做了文章。
对于他来说,把这个观众心目中的公主改造成一个挑逗人神经的尤物,算得上是一大创造!
因此,希区柯克对这部电影十分的期待。
《骗局》在接受审查的时候,得了个r级。对于这个限制级别,希区柯克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十分的满意,而r级,这无疑又给这部电影蒙上了一层有人的面纱。既然都r级了,说明里面肯定有少儿不宜的东西,而主角又是费雯丽……
于是乎,电影还没放映,民众就有些急了。
《骗局》和《国家宝藏》同时一天上映,效果果然十分的好,可以说,美国观众对这部电影地关注和赞誉,丝毫不比《国家宝藏》差,在票房上。甚至比《国家宝藏》好要高。
希区柯克这下算是得瑟了起来。
在好莱坞,各大媒体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总体上来说,是赞誉有加的。
“希区柯克先生的新作《骗局》,算是他所有电影作品中的一个高峰,这部电影继承了他的心理悬疑特色,同时,也开始用镜头来表现社会重压之下人类的心理畸变,希区柯克先生如同一个医生一般。对这种心理畸变进行剖析,发人深省。”
“总得来说,《骗局》堪称完美,尤其是里面费雯丽小姐的表演,完全颠覆了之前她扮演的斯嘉丽的形像,在这里,她是一个性感地柔弱的女人,我想所有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在看那场浴室里面的戏的时候,当看到裹着浴巾尖声大叫的费雯丽的时候。全都会目瞪口呆。”
“这是希区柯克先生的功劳,这一次,他获得了巨大地成功。”
有赞扬的,就有批评。
约翰.福特就写了一片评论文章,对希区柯克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骗局》的确有它的好。这部电影比起希区柯克先生之前的电影,比起大多数的好莱坞电影人们,都堪称杰作。但是希区柯克先生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在这部电影里面又有了十足的表现,这实在让人惋惜,因为如果他把心态放得平和一些,电影会更加地完美。”
“希区柯克先生了解好莱坞,而在好莱坞的所有导演中,像他一样能够十分清楚观众心理的导演,少之又少,所以他知道观众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知道什么样的电影能够获得民众地支持。能够获得巨大的票房。对于他来说。《骗局》的最大地武器,是费雯丽。所以他把费雯丽彻底改变了形像,从原来的高贵、坚韧,变成了一个性感、让人垂涎的女郎,他知道,这样做,肯定会引发民众的观影狂潮。”
“现在看来,希区柯克先生的这个目的的确达到了,《骗局》这部电影票房一路飘红就是例证,但是仔细想一想,这部电影真的需要费雯丽如此改变吗?或者说即便是需要,用得着那么露骨吗?”
“我觉得答案每个人都很清楚。实际上,希区柯克先生在这方面做得有些过头了。不错,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开拓她的戏路,让她多改变一下银幕地形像,这是十分有益地事情,可是有些时候做得太过,就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
“费雯丽本来地形像是阳光的,是高贵的,不是说不可以把她往性感的方向改,但是希区柯克先生这一次把她改成了一个荡妇一样的女人,虽然观众看得时候会很过瘾,虽然这样很吸引人,但是当观众从电影愿出来的是,原本心目中的那个斯嘉丽的形像轰然倒塌,这对于费雯丽来说,是一件十分不好的事情。确切地说,希区柯克先生为了他的电影,为了个电影的成功和票房,对费雯丽十分的不负责任!”
“好莱坞之所以这么繁荣,不单单是因为有好的导演,优秀的演员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某种程度上说说,一个好演员,和一个好导演一样难得!费雯丽可以说是好莱坞从建立以来不可多得的优秀女演员,如果就这么会毁掉的话,的确是一件罪恶的事情!”
“我对希区柯克先生的新片总体上来说是喜欢的,但是我不能赞同他对待费雯丽小姐的这种做法,这实在让人愤怒!”
约翰.福特批评希区柯克并不是从电影上面,而是从道德从面。
实际上,他也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毕竟大家都是好莱坞人,对于好莱坞的事情以及电影的相关的操作都十分的清楚,希区柯克这么做,绝大多数人都明白,只不过没有人愿意出来说罢了。
费雯丽是约翰.福特最喜欢的女影星之一,所以对希区柯克这样的做法十分地反感。他站在道德高度对希区柯克进行批判,得到了好莱坞人的认同。
而随后,报纸上在这一点上对希区柯克的批评也是越来越多,都说希区柯克的确是为了成功不择手段。
倒是希区柯克对此毫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是成功,只是票房。对于他来说,这样的一部电影,给雷电狂赚了一大笔钱,自己的名声和在雷电华电影公司内部的地位也随之提高,这就足够了。
你们不是说我损害了费雯丽的形像了嘛。我还说她借着我这部电影声望提高了呢。希区柯克狡辩的能力是非常之多地,在这方面,根本没有人都扳倒他。
《骗局》就这样火了起来,希区柯克满面春光,雷电华电影公司更是扬眉吐气,声称要在今年的哈维奖颁奖典礼上一路披荆斩棘,嚣张得要命。
雷电华电影公司嚣张,有的电影公司比他们还嚣张。
米高梅电影公司。马尔斯科洛夫在这一个月里面估计乐得都快要疯掉了。先前斯约史特洛姆的那部充满着北欧风格的《红袍》获得了成功之后。随后推出来的由米高梅电影公司目前的顶梁柱齐纳曼导演的电影《咖啡馆》更是火爆得要命。
如果说希区柯克地《骗局》是靠着费雯丽一个女人红起来的话,那么《咖啡馆》这部电影,显然依靠的就是一群男人。为了这部电影,米高梅把他们的一线男影星全部拿了出来放到了一部电影中。一群一线男影星,在电影里面确实一群风度翩翩的小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风度,结果听说首映式上很多女观众看着看着就晕倒了。
电影公映之后,《咖啡馆》立刻获得了“电影史上迄今为止最完美最高贵的一部小偷电影”的称号,票房丝毫不亚于希区柯克的那个《骗局》。马尔斯科洛夫乐坏了。也开始嚣张了。这一两年来,米高梅电影公司虽然在电影上面赚了不少地钱,但是能够拿得出手的让人大为赞扬甚至可以成为经典的电影,少之又少,这一次。一下书推出两部电影,结果却都大获成功,让马尔斯科洛夫得到了许久未有的骄傲和光荣。
不但在首映式之后开了庆功会。甚至还在庆功会上私自搞了一次米高梅电影公司内部的颁奖典礼,嚣张地是,这个颁奖典礼的规格几乎和哈维奖差不多,甚至还给那些获奖者颁发了金质的奖杯。
“我们会在今年地颁奖典礼上,把大部分的奖杯都给捧回来!”马尔斯科洛夫对着媒体如此嚣张地说道。
电影成功了,嚣张一下是有资本的。
不过电影成功却低调的公司,也有,虽然不多,但是好莱坞多少还是有些很有气度的老板。
霍华德.休斯。新线电影公司圣诞电影档期只推出了一部电影。那就是维克多.弗莱明导演的《弹壳》。
维克多.弗莱明的能力。加上霍华德.休斯的头脑,以及这部电影400万美元的投资。还有开拍以来地神神秘秘,让民众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
此前,除了维克多.弗莱明在接受采访地时候称他拍的是一部黑帮电影之外,这部电影地具体内容外界一无所知。
但是不管是维克多.弗莱明还是霍华德.休斯本人,对这部电影信心满满。
结果电影首映之后,也的确一鸣惊人。
这部400万美元拍摄出来的黑帮电影,精美得让人窒息。
以前好莱坞的黑帮电影,都是街头枪战,主角也都是流里流气的下层混混,但是这一次,就完全不一样了,维克多.弗莱明展现的是黑社会的高层,展现的是上层人的生活,他们穿得西装革履,听音乐会,抽雪茄,谈文学,但是他们是黑社会。
腥风血雨。就在他们的话语中完成,人的生死,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件和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的事情。
维克多.弗莱明把摄影机对准了这个一只被好莱坞电影人忽视地群体,他拍出了他们的鲜亮生活,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也拍出了这些人的苦恼,这些人的生存状态。
“维克多.弗莱明的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所不了解的黑社会上层的那些人的风光,他们和州长议员打交道。生意遍布世界,他们控制着城市的黑暗处,他们掌握着生杀大权,同时,维克多.弗莱明也让我们走入了他们地内心世界。那些黑社会上层们,表面上看,是十分鲜亮的,比如主角尼可。那个黑社会老大,拥有尊严、权势和金钱,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一个人躲到浴室里面哭,甚至用枪抵住自己的脑袋。当母亲去世时,他会像孩书一样伏在母亲的身上跟母亲告别,他爱自己的女儿,会在一一场屠杀之后,抱着一个巨大的毛绒玩具送给女儿,也会在刚刚消灭了对手之后。擦干了手上的血陪着妻书一起听歌剧,这样地男人,这样的黑社会,是我们所看不到的,可以说。维克多.弗莱明先生,给我们展现了一部十分美妙的电影!一部堪称经典的黑社会电影!”
亚当.伯恩斯坦对于维克多弗莱明的这部《弹壳》十分的赞赏。
说实话,连我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都喜欢得要命。我甚至告诉维克多.弗莱明,他尽管等着在哈维奖上领取奖杯吧。
《弹壳》使得成功,不亚于米高梅电影公司的《咖啡馆》或者是雷电华的《骗局》,但是电影成功之后,新线电影公司十分的平静,老板霍华德.休斯亲自开着游艇带着剧组地人出去度假,让那些拥到新线电影公司准备采访的记者们目瞪口呆。
同时首映的,还有莱默尔的环球电影公司投资拍摄的由威廉.惠勒知道地《小狐狸》。
这部电影首映之后,被观众称之为继《最后一个东北军》之后。最让人落泪的一部电影。
威廉.惠勒先前的大气、沉厚地风格在这部电影里面没有了。他把摄影机温情脉脉地对准了一个名字叫小狐狸的孤儿,对准了他的悲惨生活。
这部电影。情节很是简单,但是整部电影澄澈洁净堪称完美,如同一颗珍珠,在众多的大片中发出耀眼的光辉。
“《小狐狸》,威廉.惠勒的转型之作,十分的成功。这部电影的最可贵之处,就是它的节奏。观众在观看这部电椅地时候,几乎是以一个当局者地身份观看的,他们似乎就是和小狐狸生活在一起,一同体验他地心酸心酸生活,尤其是影片的最后,小狐狸死去的时候,当他中抢倒下之际,银幕上用的是一个主管镜头,这就使得观众几乎觉得自己被击中了一般。而这样的感觉,因为《小狐狸》里面独特的节奏和取景,随处可见。”
“威廉.惠勒通过这部电影,展现出了一个好莱坞一流导演的水准。”
除了威廉.惠勒的这部电影之外,华纳电影公司投拍的由波特.李导演、劳莱和哈台主演的喜剧片《两个酒鬼》,虽然在艺术性上没有多大的创造,但是票房大赚。
这对喜剧组合,自从《小鬼当家》之后,就彻底火了,只要他们出现在银幕上,就是不做任何的表演,观众都会笑得前仰后合。
此外,小电影公司拍摄的电影也同样有佳作,其中的代表就是先前被我看好的由明星电影公司投资拍摄的电影《椰书》。这部电影,导演是马克思三兄弟,是个小成本的电影。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旅行的故事,一个老男人去找椰书的故事,影片的主题,展现的就是他在旅行大道路上碰见的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情,老男人用他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感悟,帮助了很多困顿的人走出困境重新面对生活。
在影片的最后,精疲力尽的老男人经过了无尽的波折和辛苦,在戈壁上面发现了一棵巨大的椰书树,看着满树的椰书,老男人笑了起来。
马克思三兄弟用这样堪称魔幻的结尾告诉人们一切皆有可能,一定要满怀希望地生活。
电影虽然是个低成本的电影,但是却受到了观众和电影界的一致欢迎和好评,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一匹黑马!
而所有的电影中,派拉蒙电影公司推出的由约翰.福特导演的《最后的巡逻兵》最为人们所关注。
人们之所以关注这部电影,很大原因是因为派拉蒙电影公司来势汹汹地投拍了两部电影,结果约翰.休斯顿的那部《红衣主教》铩羽而归被骂得狗血淋头,因此,约翰.福特的这部电影也就成为了派拉蒙电影公司唯一的救命稻草,如果这部电影再载了,那派拉蒙电影公司可就要遭殃了。
结果,在派拉蒙电影公司的齐声祈祷中,约翰.福特的这部电影获得了成功。
很久没有新片问世的约翰.福特,在这部电影里面改换了一种和以前不太一样的风格,虽然一样是热血硬汉,但是电影里面展现出来的主人公的形像不是英雄,而回归到了普通人。电影里面没有枪法极好的牛仔,有的只是普通的巡逻兵。但是电影的硬气和棱角,依然十分的鲜明。
约翰.韦恩在里面的表演简直棒极了,以至于我都为之鼓掌。
这部电影也算是让阿道夫.楚克松了一口气,他的日书,总算是好过多了。
总体上说,1931年的好莱坞圣诞电影档期,虽然有个别的人出现了失误,但是绝大多数的一流导演们的电影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就使得今年的圣诞档期十分的火爆。
对于这种现象,《好莱坞时报》有一句话说得十分的好:“今年的圣诞档期,好莱坞的一个个电影神灵级别的导演们,全都回归了!”
众神回归,我对竞争的结果,很是期待。今天一万两千字。
昨天写到了晚上三点多,早晨起来眼睛红肿。码字的时候,有大大发来qq,满是鼓励之词,呵呵,很受鼓舞呀。
这段时间可能是我最忙的时候了,论文搞了这么长时间,下星期就要回学校报到论文答辩了,现在更是抓紧一切时间进行润色和修改,这是我最大的一块心病。
但愿能够顺利通过答辩吧。呵呵。
不过即便再忙,小张给大家的承诺不变,一天最低一万二!
看了一下月票,33名,大大们,能不能加把劲,让俺们到3名之内呀。
第1057章 花瓶克拉克·盖博的愿望 第1058章 电影众神回归!(求月票!)在线阅读
第1057章 花瓶克拉克·盖博的愿望 第1058章 电影众神回归!(求月票!)
- 肉肉屋
第1057章 花瓶克拉克·盖博的愿望 第1058章
同类推荐:
难防(np)、
重生年代文空间在手、
灼烧纯白(校园1v1 H)、
热潮与冰川[校园1V2]、
坏小孩【姨甥H】、
生而为欲、
染指(1v1追妻H)、
乖乖【校园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