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至圣先师 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不行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杜预喘着粗气,翻出一些木兰准备的干粮,大口吞下。
    好在书山上,运气好的话,有些地方还能遇到文泉,文思泉涌,虽然只有一小股涌出书山,形成涓涓细流,再汇聚成小飞瀑,但可以饮用。
    每次杜预用手捧一捧文泉,一饮而尽,也能恢复极多的体力和才气,让干涸的头脑、疲乏的身躯,随之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文思活跃起来。
    “甘甜、解渴。”
    杜预痛饮一番文泉,体力恢复不少。
    “不行,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杜预仰头看着依旧云山雾罩、不知多高的山顶,眉头渐渐皱起。
    书山有路勤为径。
    这话不假。
    但若只是一味在“勤”上做文章,不管抬头看路,只顾闷头爬山,只怕累死也到不了山的彼岸。
    这就好比读书人,死读书,读死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终究不可能有所大成。
    要必须想办法,既要有苦功夫,也要下巧功夫。
    杜预又继续攀登了一段路,终于····
    没路了。
    不是说书山没有方向,而是山路已经到了尽头。
    前面,只有壁立千仞无依倚的悬崖,却没有了攀登的山路。
    山路,至此到了尽头,别无他选。
    杜预愕然。
    想不到,从书山脚下,一路奋斗到现在,耗费了那么多的精力、才气和时间,却只得到了这么一个令人绝望的结果。
    结论,就是此路不通!
    你走错了路。
    杜
    预凝望远处。
    透过雾气,他可以看到非常清楚——不少读书人,也在走到山路尽头后,愕然发现自己走错了路,走到了前方无路的绝境上。
    山穷水尽疑无路。
    但此地,不是疑心,而是根本没有。
    除非读书人能背身双翅,飞升上去。
    但没有人能做到这一步,只能望山兴叹。
    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原路返回。
    书山有路勤为径、书山探宝勤寻路。
    这两句诗,已经非常明确无误提醒了一众学子——爬书山,最难的不是爬,而是寻路!
    寻路,很可能会走岔路,那就要勤。
    走错不要紧,勤能补拙,再走就是。
    这就跟读书学业一样。
    读书,难免有走岔路、误入歧途的时候,走错了不要紧,爬起来再走就是。
    但杜预也看地清清楚楚-远处不少读书人,绝望大叫起来。
    他们都是普通秀才,能攀爬到眼下的地步,已然是竭尽全力、耗尽才气,甚至穷经皓首、油干盏尽,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和财力,再走回头路,下山后去找其他路爬?
    杜预心有戚戚然。
    漫漫人生路,不过五十年。
    普通人一旦走错,几乎没有试错的机会。
    特别是普通人家、寒门小户出身的孩子,既没有各种资源、财富作为人生起/点,更没有有眼光、格局和经验的家长长辈指点迷津,只能在社会上漫无目的地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可惜一旦跌倒,很难有机会再爬起来,
    再走回头路。
    书山,如同人生。
    不少读书人,绝望之下,直接回归。
    他们已然耗尽了文气,不可能再有其他二次选择的机会,只能低头认命——他走错了书山之路,便要独自承担后果。
    甚至,杜预看到有绝望的读书人,一时想不开,一跃而下!
    竟然选择自戕。
    书山摔死,与现实十国中别无二致。
    杜预能理解他们——费劲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最终却走到了绝路上,之前耗费的力量都白费,如此重大打击,情何以堪?
    但如此决绝之人,毕竟少数,大部分走错之人,都无奈接受回归选择。
    杜预要不要下山?重新走?
    或许是刚才喝了文泉的功劳,杜预文思泉涌,福至心灵。
    不!
    不要急于下结论!
    谁说,山上没有路,就不能走?
    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要在不能进时,保持良好心态,无路可走时,保持悠然心境。
    没有路,那就闯出一条路。
    他悠然吟诵道:“【终南别业】!”
    偌大书山中,悄无声息,万籁俱寂,仿佛只有杜预与书山。杜预在吟诗,书山在倾听。
    杜预淡淡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在这里,杜预将书山比喻成终南山,对读书人而言,其实也非常贴切。因终南山在修道之人的眼中,乃是修炼的洞天福地,而书山对读书人而言,同样是修炼的圣地。
    才气,涌动。
    书山上神秘的雾气,
    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向杜预飞速凝聚而来。
    杜预继续道:“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我是文人,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读书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书山中的乐趣,也只有我一人能体会。
    惟有独自游览,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这里,杜预写到了自己在书山中怡然悠哉、自得其乐。
    雾气更加浓郁,简直犹如实质,凝聚在杜预诗句上。
    杜预感到,在书山高处吟诗,反而有利于诗句升华。
    毕竟,此地是读书人圣地书山。
    才气浓郁无比。
    此地作诗,比在凡尘中作诗更容易鸣州、镇国、传天下。
    杜预索性/也利用自己诗书特长,力争能跳过这第二重山。
    杜预悠然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道,油然而生!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坐看云起时”,杜预的心情,悠闲到极点。
    “云无心以出岫”,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
    杜预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地揭示出来了。
    这一句,完全阐释了杜预的做人心胸、格局、境界和眼光。
    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
    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
    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
    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身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
    不要失望,不要放弃。
    天无绝人之路,处处会有活路。
    杜预最后悠然道:“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偶然在林间遇见隐世高人,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一首终南别业下来,奇迹出现了。
    “呵呵,好一个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杜预抬头看去,只见一个老年隐者,不知从何处徐徐走下。
    明明上面壁立万仞,飞鸟难渡,压根没有路,但这位老隐者却闲庭信步,微笑而来,毫无半点违和之感。
    “小友这句说地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足见小友心中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
    杜预微笑。
    显然,他吟诵【终南别业】的才气打动了书山,天无绝人之路,这才有隐者出现,指点迷津。
    那隐者与杜预畅谈起来。
    正如杜预【终南别业】中说的:“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在山中遇到高明之
    士、隐居高人,一谈起来就忘记时间,遥遥无期,相见恨晚。
    隐者说自己是个参禅的禅师,含笑道:“老僧三十年前,少年游侠,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再看风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在终南山中隐居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小友你既然能做【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这禅意十足、世事洞明的诗句,必能领悟这【看山三重】境界。”
    杜预知道,这是隐者点化自己。
    这看山三重道理,杜预之前与项羽说起过,按说并不会有什么触动。
    但此时听到这话,杜预仿佛醍醐灌顶,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关窍被打开,整个人豁然开朗。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只是山。”
    杜预闭上眼睛,陷入冥想,仿佛在思索这三重“山”境界的内涵。
    隐士看杜预冥想,含笑不语。
    杜预仿佛看到了在这看似无路可走、绝壁万仞之上,一条隐藏在山间的小路,蜿蜒在两侧飞鹰难渡的绝壁之间,在不可能处,竟然还有进步余地!
    “悟了,我悟了!”
    杜预豁然睁眼,惊喜道:“禅师,我悟了。书山不能用眼睛去看,要用心去感知,此乃文心的本质。”
    隐者,却早已不知去向。
    山间,只回荡着隐者悠然的回音。
    “小友天资聪慧,可试言文心之所在,必能登顶文山,携宝而归。”
    杜预冥思苦想
    。
    原来,这是书山第二重的真正考题——试论文心?


同类推荐: (gb)暗夜无归(高h)在色情游戏里被迫直播高潮(西幻 人外 nph)变成剥削阶级的勇者懒得拯救世界(西幻np)双穴少女和她的触手男友如果人外控痴女成为了勇者大人我的属性修行人生快穿黑化:病娇哥哥,坏透了!火神冰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