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表妹好心机 第62页

第62页

    他怎么会在这?
    姜姑娘,你应该认识我吧?我是明越,是世子的侍卫,我家在附近,昨日我回家探亲,今日正要回城,没想到在这儿遇到你了。
    明越笑呵呵的解释。
    姜若微连忙道:明侍卫,我和静和师太要去城里采买。
    明越闻言惊讶道:你们也要进城?从这里去城中,步行的话你们天黑也到不了,不如与我同行吧。
    姜若微有些心动,反正她都和世子好了,坐一坐他的马车,也没什么吧。
    况且一会儿日头大,驴车没有车厢,她也担心会中暑。
    但静和却有些迟疑。
    静和师父,他是宁昌侯府的侍卫,是世子的侍从,不是坏人。姜若微连忙解释。
    静和这才同意。
    于是两人上了明越的马车,一路往城里去了。
    明越在外头赶车,心里喜滋滋的。他昨日得知姜姑娘要去城里采买,一面飞鸽给世子,一面下山准备了一辆马车。
    他办事这么细心周到,世子起码得赏他一大锭银子吧。
    马车内,明越还准备了点心干粮。
    姜姑娘,里面有吃食,你们饿了就吃,不要客气。
    明越在外头大声道。
    多谢。姜若微急忙道谢。
    静和盯着姜若微,若有所思,她好像明白了,前几天宁昌侯世子忽然来太云庵的意图。
    她本想叮嘱姜若微两句,只是
    年轻人的事,她其实也不懂。
    而且,师父告诉她,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的遭遇,就痛恨天下所有男人。
    男人不是全部薄情寡义,她不该对所有未婚姑娘说:嫁人不如出家。
    静和叹了口气,也不知那个世子心是红的还是黑的。
    只盼着若微别那么傻。
    静和望着姜若微,叹了口气:若微姑娘啊,要是有朝一日你走投无路,千万别想不开啊!
    姜若微懵:啊?静和师父为什么忽然这么说?
    实在没有办法,你还可以出家嘛!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反正我觉得出嫁不如出家。
    姜若微一时无言。
    明越在外头听到静和的话,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作者有话说:
    姜若微:世子你品行不好。
    世子怒:我正人君子高风亮节,陛下看重百姓爱戴,怎么会品行不好?
    姜若微:第一,骗我是三公子。第二出尔反尔要我以身相许。
    世子:(一辈子缺德,都用在若微身上了,呜呜呜)
    第36章 白衣少年
    酉时不到, 他们就进了城。
    静和每月都要来城中两三回,她带着姜若微去了一家偏僻却实惠的客栈。
    客栈掌柜是个妇人,见静和带了个漂亮姑娘, 十分惊讶。
    姜若微主动付钱,要了两间僻静处的客房。
    若微姑娘,你先休息一会儿, 等会我们出去用饭。这间客栈不供应吃食, 附近有一家面摊,量大实惠,我们去那里。
    静和交代。
    姜若微点头:好, 有劳静和师父了。
    姜若微进了房间, 在桌边坐下吁了口气。
    坐了一天的马车, 她腰酸背痛,有些累了。
    姜若微歇了一会儿,外头传来敲门声。
    她以为是静和, 连忙起身去开门,不料木门打开, 却见来人高大挺拔, 一身素面青衫, 竟然是世子。
    世子, 你怎么来了?
    穆瑾辰低头看她, 眉尾微扬, 提起了手中的食盒。
    姜若微迟疑片刻, 退开两步, 让穆瑾辰进了屋子。
    穆瑾辰将食盒放下, 这才淡淡道:我怎么来了, 你不知道?
    ?
    姜若微有点懵, 她很快想到了明越,于是恍然:是明侍卫告诉你的。
    嗯。你入城,是想见我吗?穆瑾辰望向姜若微,眼底带了丝笑。
    虽然她愿意和他好,是有旁的目的。
    但她这般示好,穆瑾辰觉得很受用。
    姜若微啊了一声摇头,有点迷茫:我是进城来买东西的。
    买东西?穆瑾辰皱眉,她又开始欲擒故纵了?
    嗯。我想买些面粉藕粉回去做点心给大家吃。
    穆瑾辰脸色有些难看,他暼了姜若微一眼,没有再多问,伸手敲了敲木桌:过来用饭。
    昨夜他收到明越传书,得知姜若微今日要入城,今日他特地早些下值,还命人去城中最享有盛名的仙来阁买了饭菜。等明越回禀了她的住处,又连忙过来。
    却不想,她入城只是为了买面粉。
    他,不及一袋面粉。
    姜若微觉得世子神色和语气有些不对。她回想起方才两人的对话。隐隐明白了点什么。
    姜若微觉得有些好笑,心里又有些莫名的欢喜。
    即便世子不高兴了。
    她踟蹰着靠近桌边,低着头,粉颊微红:能,能看到世子,也挺好的。她声音轻如细蚊,要不是穆瑾辰耳力好,只怕都听不到。
    穆瑾辰面无表情,微微点头:嗯。
    --


同类推荐: 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快穿】睡了男主后我死遁了(NP高H)不小心撞见父亲与妹妹的情事后这游戏也太真实了痴迷诱惑(女诱男、高H)顶级暴徒赤鸾(养父女 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