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第236章卢象升想开发北直隶

第236章卢象升想开发北直隶

    给钱的人,永远都是爷。
    从万历四十六年开始,每亩加派3厘5毫,共增加赋银200多万两。到万历四十八年止,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计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二两。
    天启时,并征及榷关、行盐及其他杂项银两。崇祯四年(1631),又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派银六百六十七万余两,除兵荒蠲免,实征银五百二十二万余两。如果计算到崇祯十七年,那么辽饷共收了万历朝三年,共计九百二十万两银子,天启元年到崇祯四年,每亩九厘,共征收十二年,共计八千零四万两,崇祯朝共计六千二百六十四万两,累计共计一亿五千一百八十八万两银子。
    然而这些一大笔钱,还没有出国库,直到漂没三成,到了辽西,再减少两成,也就意味着不算辽西将门向文臣集团送礼的贿赂,文臣集团用成例的方式,就卡掉了足足七千余万两银子。
    要知道关宁军在辽西战场上的表现只能用“窝囊”来形容,既不能战,也不能守,每次建奴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都只有抱住脑袋挨揍的份。然而,就是这么一支鱼腩部队,朝廷却不敢动。为什么不动呢?因为一旦动了这支军队,那么文臣集团就少了一个可以贪污的理由。
    除了刘明遇之外,现在大明的资本家,也只有瓷器和茶叶、纺织业进入了规模产业化时代,从成本上来说,尽管刘明遇用高福利高薪水,却因为生产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一旦刘氏集团生产的纺织品也好、木器家俱也罢,北直隶境内的所有手工业,根本就没有竟争优势。
    现在的刘明遇仅仅用了一万四千多名工匠,就创造了大明百万钢铁工厂十分之一的产能,生产效率提高了十几倍,用不足大明钢铁产业工人百分之一的工人,生产出了十分之一的产能,成本自然是一目了然。
    现在刘明遇拥有着绝对的成本优势,一旦向北直隶倾销商品,自然会培养出一批买办阶层,也就是官僚资本主义,他们才不会管民族产业的死活,也不会管治下百姓的死活,他们追求的只有利润。
    刘明遇与卢象升私交虽然不错,可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卢象升也无法在北直隶做到一言九鼎,别说在北直隶,就算是大名府,一样有人敢跟卢象升对着干。所以,刘明遇要想快速发展,只能采取钞能力。
    崇祯三年十一月下旬,宽河又下了一场暴雪,地面平均积雪厚约五分公分,寒风如刀,只要将皮肤裸露在空气中,最多一刻钟,就会变成麻木。好在宽河城内只有几千套老旧房屋,在入冬以来,进行了加固,其他的房间都是新房,而且用料扎实,倒也没有出现意外事故。
    按说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中,人们应该猫在家里躲冬,然而,刘家军治下的工人和农民,都在挥舞着铁锨、清理屋顶的积雪,或者是把城内的积雪,清理出去。
    众人干活得非常起劲,甚至连孩子也过来帮忙。
    卢象升望着这一幕,有些感慨:“要是天下处处都是如此该多好啊!”
    可以说,大明任何一座城池,都不可能像宽河一样,几乎九成九的房屋都是新建的,而且全部都红砖红瓦的新砖瓦房,面对如此巨大的暴雪,居然没有出现大量冻死人的意外。
    “卢大人,这就是我给你所说过的经济问题!”
    刘明遇指着宽河城忙碌的百姓道:“卢大人可知,这宽河城里的百姓,人均收入多少钱?”
    卢象升仔细观察着宽河城的百姓,这些百姓也大都穿破旧的衣服,可是无论如何破旧,但是却非常干净,人人脸上都露出红光,也就意味着这些百姓营养可以跟得上。
    “一两银子?”
    “差不多!”
    刘明遇指着外面的百姓道:“你看,他们在农忙的时候,忙着种地,一旦完成秋收,其他时间就可以进入工作做工,一个月赚一两多银子,一年可以打工八到九个月,工厂包吃,也就意味着他们一年可以多赚八九两银子。”
    “什么?”
    卢象升惊讶的道:“他们一个月一两银子?”
    “其实不止,在宽河是按照工种和劳动强度来赚钱,一名熟练的木匠工人一天可以赚五厘银子,一个月如果不休息,就可以赚一两五钱银子。一名熟练的纺织工人的工钱略低,他们每天可以三厘四毫银子,一个月可以拿一两银子。”
    说到这里,刘明遇指着一名身上穿着湛蓝色葛布工作服的钢铁工人道:“钢铁工人的工资最高,由于工作中伴随着大量的风险,所以他们每天可以赚八厘银子,一个月可以赚二两四钱银子。”
    “我以为……”
    “卢大人莫非以为他们一年才能赚一两银子?”
    卢象升点点头:“关内的农民一年要是可以赚一两银子,加上野菜和粗粮,也不至于饿死!”
    刘家军将士的军饷,在宽河其实不算高,普通新兵训练合格,属于战兵,每个月只有一两两钱银子,相当于每天四厘银子,甚至不如熟练的木工。只不过军人的隐形福利多,比如说分房子,虽然同属五间的小户型院子。
    军人和军属每户有六分宅基地可以空着,留着以后使用,而所有工人和农民,则没有这个福利,他们的院子只有占地面积。其实是在刘家军军务局的福利体系中,无论是分配粮食、肉、或其他副食品,军人和军属是最高等级,次者才是收入最高的钢铁产业工人,其次是木器产业工人,最后才是纺织工人。
    要说大明百姓的人均收入水平,各行各业的收入其实都不算太差,在历朝历代,年收入十一万元左右,而官员的收入却是历朝历代中最低的,没有可比性。
    比如说唐朝,一品官员,唐代时一品月俸八千文。按照当时的物价,可以购买一千六百斗粮食,也就是一百六十石,另有职田,一品为六十顷,既六千亩。又有世俸钱,一品为二百万(二千贯)。
    宋朝官员的俸禄,其实比唐朝更高,比如说包清天包拯,如果折算人民币,包拯的年薪是两千四百万元,而大明朝的官员,哪怕是一品官,只有八十七石月俸禄,才就是一千零四十四石粮食。可是由于成祖时期滥发宝钞,造成宝钞贬值,几乎如同废纸,大明的官员事实上拿不到这么多粮食。
    一二品四分支米,六分支钞;三四品米钞各半;五六品米六钞四;七八品米八钞二。也就说,一名一品官员,只能拿到四百一十七石粮食。
    这个粮食只相当于唐朝一品官员俸禄的四分之一,当然,人家唐朝官员还有六千亩地的职田,这个福利大明可是没有的。
    从数字上来看,就可以看出大明朝为什么不得读书人之心了,工资低,而且又没有假期,大明的官员,一年休息天只有十七天,而且更让人无语的是,七品县令一个月薪俸折合现在大约3255元,养家糊口勉强可以,再养一批县吏,文员,衙役等,那是不可能的。
    这么低的工资,甚至不如一个马夫,这怎么能让十年寒窗苦读,只想升官发财的大明官员不愤怒?
    卢象升这次来到宽河,除了想结清之前的欠款,随便给刘明遇下一批马车的订单,主要是刘明遇对卢象升的帮助太大了。
    当初刘明遇告诉卢象升,卫所既然已经打不了仗,那种让卫所专门搞生产,用军田的产出供养军队。
    卢象升上次一离开宽河,返回保定之后,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写了一份奏折上奏朝廷,要求将保定府、真定府、大名府等除了归新卫诸卫所之外的军户和军田通通调拨给自己管辖。
    此时北直隶的卫所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军户大量破产,非但没有能力再向朝廷纳粮,还得朝廷调拨大量粮饷供养他们,有人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朝廷简直就是求之不得。没过多久,朝廷就回话了,提出一个条件。
    如果卢象升愿意承担真定、广平、大名、顺德十三卫十八个千户所的军饷,朝廷可以将十三卫下辖的军户和军田全部调拨给他,这些军田的产出由他自由支配。
    对于朝廷而言。这是非常划算的,一来甩掉了一个负担,二来,也可以以此为借口削减一部份天雄军的军饷,都给了你们这么多军田,还好意思找我们要钱?
    真是一举两得,卢象升想也没想就同意了。这一大事是在短短一个月内完成的,对于明末的官僚而言,简直就是光速了。
    以光速拿到这些军田之后,卢象升同样以光速整顿这个烂摊子,将那些欺压军户的百户、千户通通拿下,扔进了监狱,同时上门拜访侵占军田的缙绅,让他们把军田还回来。
    他是保定巡抚,北直隶的第二最高长官,又是颇有官声的文官,为了那点田产去驳他的面子实在不划算,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大部份被侵占的军田都被拿了回来。
    接下来卢象升大力鼓励破产的农民入军籍,入军籍者可以无偿获得三十亩军田,不必再上战场打仗,只管种好田就行了。
    对于那些破产的农民而言,这是一个难以抗拒的诱惑:军户是不必纳税的。在短短几个月里,便有近万破产农民入了军籍,重新将已经名存实亡的北直隶六府十三卫给补满了。
    人头有了,要想获得发展,还需要刘明遇的支持,至少要从刘明遇这里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打制农具,建造水车,打灌井,铺木渠,带领军户们开垦荒地。
    “卢大人,要人真是没有!”
    刘明遇听到了卢象升的真正来意,赶紧摇摇头道:“你也不看看,我这边哪里还有人抽给你!”
    卢象升耍起了赖皮:“不给人,本督就不走了!”
    “不走了就不走了,每天三顿饭,餐餐都有肉!”
    刘明遇笑道:“供卢大人吃一年半载这点钱,我还有!”
    “拱辰你不能见死不救!”
    “卢大人,其实你不必找我!”
    “那还能找谁?”
    “商贾啊!”
    刘明遇道:“做任何生意,那就需要投资,你现在不光缺技术,还缺启动资金,就算我把人给你也没用。


同类推荐: 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就算是死馆的展开也要努力活下去【快穿】睡了男主后我死遁了(NP高H)不小心撞见父亲与妹妹的情事后这游戏也太真实了痴迷诱惑(女诱男、高H)顶级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