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重生朱棣之子 第一百三十一章:统计大明

第一百三十一章:统计大明

    这时,朱高煦从右边的袖袋里掏出了一道奏本,呈给了朱棣。
    “爹,此乃孩儿召集户部侍郎夏原吉、卓敬以及户部各省清吏司郎中、员外郎、主事,查阅永乐元年各省府县常住人口数量、耕地亩数及赋税收入之后,连夜制作的一份税收与人口、耕地关系的统计图表。”
    六部主官是尚书和侍郎,其中正二品的尚书是六部的正职领导,而正三品的侍郎则是尚书的副手,分左侍郎和右侍郎,呈现一正两副的配置。
    六部的二级机构叫清吏司,但在清吏司的设置方面,各部略有不同。
    吏部、礼部、兵部和工部四个部的清吏司按职能类别设置,比如吏部考功清吏司主要是掌管官员考核、处分等事项,兵部武选清吏司主要是武官选授等事宜。
    而户部和刑部的清吏司设置则不同于上述四个部,户部和刑部各有若干个清吏司,分别对应一个省的事务,称呼上就叫户部或刑部某省清吏司。
    清吏司的主官是郎中和员外郎,其中正五品的郎中是清吏司的正职领导,从五品的员外郎是郎中的副手,每个清吏司配备的郎中和员外郎的人数没有定员。
    郎中和员外郎下面还有主事、大使、副使等一系列品秩不高的官职。
    正六品的主事是清吏司中仅次于郎中和员外郎的官职,每个清吏司配备一名或数名主事。
    历史上,在明朝嘉靖年间,海瑞担任的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就是户部与云南省对接的官员,是户部负责云南地方事务的人员。
    朱高煦之所以将户部各省清吏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召集起来,让这些人负责制作各省统计图表,乃是为了增加统计图表的说服力。
    毕竟各省清吏司对接各省地方事务,是最熟悉各省常住人口数量、耕地亩数及赋税收入的京官。
    如此一来,朱棣便不会对图表上的数据真实性产生怀疑。
    而朱高煦制作这套统计图表的最核心目的便是刺激朱棣,让朱棣下决心改革税制。
    他相信朱棣见了这一京十二省的各项赋税收入图表对比之后,将会对各省府县的赋税情况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
    尤其是解除海禁之后,东南沿海一带的海上贸易越发繁荣,但是给朝廷带来的商税却不明显,可见是商业税的制度出了问题。
    而且,像陕西、山西、云南等省的赋税收入,远远低于胡广、浙江等省,根本原因并不是耕地不够,而是人口低于东南沿海各省。
    用统计图表对永乐元年所收赋税的数目进行分析时,可以将各省赋税的数目变成图,方便朱棣更快的读取最初数目,提升朱棣对赋税数目的理解。
    由于统计图表上的文字内容较少,不需要做文字描述及文本铺陈,图表中的文字往往只用来诠释或标注数据出处,或是更重要的标题等,因而赋税数目分析的结果在呈现上更加简洁明了。
    “昨日早朝,俺听了户部尚书郁新的奏报,觉得今年是个丰年,心中还曾沾沾自喜。”
    朱棣不得不感慨道:“但看了你的这份统计图表,俺才感觉到朝廷的赋税收入还是太低了!”
    大明每年的财政收入,单从货币上讲,约为三百万两白银。
    因为大部分赋税收入是以纳粮形式进行征收,所以把田赋、盐税、工商税、钞关税以及徭役全部换算成现银计算,大明平均每年的财政收入大约是两千万两。
    历史上,明朝税收的高峰出现在万历三十年,达两千两百九十五万两。
    “按照大明全境目前已经开垦的耕地计算,全国田赋加上工、商税收、盐、矿专卖,全年收入应该更多,但实际情况为何低于估算的数目?”
    朱棣端详着图表,皱眉寻思道。
    “朝廷税收分为田赋和工商税收,而田赋作为税收的大头,直接决定着朝廷全年税收的多寡,土地的使用情况决定了朝廷可以收到多少田赋。”
    朱高煦接话道:“本朝施行薄俸之策,且科考读书所费甚多,故而皇爷爷给予了在任官员、致仕官员及有功名者减少赋税和免除徭役的特权。”
    租或赋,乃是土地税。
    役是徭役,即给官府当差。
    历朝历代的徭役远比田租更恐怖,司马光曾言:“有因役而亡者,无因赋而亡者。”
    此话几乎道出了历代王朝所有财政收入之症结。
    “据孩儿所知,里、甲之长需要到县衙应差,且里、甲之长承担征收赋税的重任。”
    “若地方衙门有欠税,里、甲之长先要垫付。如此一来,绝对会有人想着逃役。多丁者分户,多田者便把田产分寄到别户。”
    “百姓不愿当良民,想着法子就给官绅当奴,此乃‘投献’。民间有人说天下之田共十分,七分属士绅,两分属藩王,一分上交税。”
    朱棣听懂了。
    大明幅员辽阔,全境之内耕地虽广,但可供朝廷收赋之田却有限,即使朝廷再加税也无用,何况还有官员会上下其手,中饱私囊。
    朱高煦其实还想说一说军屯制的隐患,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
    朱元璋白手起家,依靠军屯制取得天下,曾言“吾京师养兵百万,要令不费百姓一粒米”。
    大明建国之后,朱元璋就在全国大规模推行屯田,命令“天下卫所,分兵屯种”。
    起初的军屯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时日一久,弊病逐渐暴露。
    永乐初期军屯税粮占总税粮的四成,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到永乐十八年降到了接近两成。
    虽说永乐年间对外军事战争不断影响到了军屯,但真正影响军屯制的是当朝权贵随意侵占土地。
    明宣宗时,兵部尚书王骥曾在西南地区带兵,他向朝廷上书说到:“贵州二十卫所,屯田近百万亩,所收子粒本足给官军,而屯田之法久废,徒具虚名,良田为官豪所占,子粒所收,百不及一,贫穷军士无寸地可耕,妻子冻馁,人不聊生!”
    宦官王贵镇守陕西期间,霸占军队屯田百余顷,近千名明军卫所士兵被逼给其种田。
    军屯成了达官显贵的私人良田后,曾不费百姓一粒米的军事战争,最终演变成为压死大明王朝的一根稻草。
    历史上,“万历三大征”仅援朝之役就耗资七百万两,宁夏之役耗资两百万两,播州之役耗资至少两百万两,乃至后来的辽东战事、国内民变,无不在大量消耗军费开支。
    此时,朱棣向殿外喊了一声道:“李兴?”
    内官监少监李兴躬身疾步而入,俯身拜道:“奴婢在。”
    “去传户部左右侍郎夏原吉、卓敬前往文华殿等候。”朱棣开口吩咐道。
    朱高煦却立即说道:“爹,夏原吉今日旬休,卓敬已退班。大雪虽停,路却不好走,待他们两位入宫时,怕是天都黑透了。”
    隋唐时,官员十天休息一次,称为“旬休”,而读书的学子也自这时开始有了完备的假期。
    首先是旬假,十日一休,相当于后世的双休日。
    其次是田假,在每年农历五月北方麦子成熟的时候,为期约一个月,读书的学子们回家下田割麦,相当于后世的暑假。
    最后是授衣假,“授衣”即“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授衣”,农历九月已近暮秋,天气转冷,学子回家取新制的冬衣,授衣假为期接近一个月,相当于后世的寒假。
    到了元代,旬假、节日假都化为乌有,全年的假日减少到十六天。
    大明开国之后,朱元璋更是将假期精简为每年只休息三天,分别是正旦年节、冬至节和万寿节。
    永乐开元后,朱棣为示新君宽仁,大规模恢复假期,每月三天的旬假,加上正旦、上元、中元等传统节日,形成了延续后世数百年之久的节假日体系。
    眼下,朱棣急着想了解大明财政,自动忽略了官员有旬休的这个现实问题。
    他此时听了朱高煦的补充,便对李兴道:“户部尚书郁新的宅子距离皇宫最近,你带人抬轿子,去把他请来。”
    “奴婢遵旨!”
    李兴恭声领旨退了下去。
    朱棣让人用轿子把户部尚书郁新请进皇宫的做法,再次刷新了朱高煦对朱棣这位工作狂的认识。
    他本想劝朱棣改天再找户部高官商议赋税之事,但转念一想,既然朱棣兴致所在,他又何必做扫兴之人呢?
    更何况大明的赋税确实有诸多疏漏的地方,用户部尚书郁新之口,把这些问题说给朱棣听,远远比他朱高煦提出来的效果更明显。
    “走,咱父子俩先去文华殿等着。”
    朱棣说话的同时,起身离开了龙榻。
    “是。”朱高煦恭声道。
    半个时辰之后。
    “老臣拜见陛下。”
    郁新进入文华殿,连忙躬身行礼道。
    “郁卿免礼。”朱棣扶起郁新道:“朕此次唤郁卿来,是有事请教。”
    郁新连忙道:“臣不敢当,陛下有所问,臣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为何会有人说本朝的赋税收入不如宋朝?”朱棣直言问道。
    其实大明的财政收入刚开始并不低于宋朝前期,但宋朝中后期的盐酒茶税增加之后,大明的财政收入就开始低于宋朝,但差距并不大。
    后面收入低于宋朝的根本原因,乃是大明赋税长期不增长,反而有下降趋势。
    大明财政收入从洪武开国到永乐年间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自永乐后期开始下滑。
    “回禀陛下,两宋之疆域,远不如我大明辽阔,但其平均年度赋税折算成白银,却与本朝相差不大。”郁新道。
    “这是为何?”朱棣问道。
    郁新道:“陛下,宋时商业繁荣程度远高于农业,因宋廷不限制土地兼并,故而导致民间土地大量被兼并,很多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不改行成为手工业者,如此反而促使宋代商业繁荣。”
    “宋廷还取消了宵禁,因此其夜间城坊闹市商业极为发达,且全国商业城镇之数远超唐代。商业的繁荣,给宋廷带来了巨额的商业税收。”后世有人说明朝商税税率很低,因此没多少商税可收。
    其实大明商税种类并不少,而且自开国之后,其种类是逐渐增长的。
    当时的通行商税税率大多是十税一、二十税一或者三十税一。
    大明建国之前,元末群雄割据,朱元璋的地盘最小,农业税收取最难,工税(采矿业、造船业、军工、织造、窑冶、烧造、造纸等手工业)更是微乎其微,因而收取运输货品税和库房存储税等商业税就成了重点。
    于是朱元璋在其辖区内建立官店,垄断交通、存储等行业,并实行低税。
    待占领集庆(应天)称吴王后,他就将官店改名为宣课司,各地官店改为通课司,对过往船只、商人所带货物等进行征税。
    因为商贾货物在城外堆积,同时经常受到官吏盘剥勒索,朱元璋便在三山诸门外濒水的地方建造了店面,这就是“塌房”。
    各地货商的货物在“塌房”进行储存时,收取税钱三十分之一、中介费三十分之一、存储费三十分之一,总计即十分之一。
    大明建立后,朱元璋施行垄断中介行业的政策。
    牙行主要有三大类。
    其一为官府经营的“官牙”即官店,典型的代表就是“塌房”。
    其二为在对外贸易的管理衙门,市舶司内建立的牙行机构,主要负责衙门与本土商人及外商间的交流事宜。
    其三为民间私牙,必须交税后得到牙帖(营业执照),有效期为一年。
    起初,朱元璋禁止民间牙行,但因为造成商贸流通阻塞等多重问题,之后解除了相关禁令。
    历史上的明朝中后期,随着农业兴盛,各种经济作物、运输业逐渐发达起来,工商业税开始增长。万历中后期,商业税就成了大明朝廷的主要税种之一。
    但可惜的是,由于官商勾结,朝廷无法从大商人手中收到税,导致大部分税收流失,只能去向中小商人下手,引发民怨沸腾也就在所难免了。
    “当然,宋代税收一直重于本朝,不但赋税繁重,且种类较多。尽管宋廷赋税收入很高,但民间米价、布价等却也一直在上升。大多数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宋廷富有而得到改善,尤其宋廷还对外承担巨额的战争赔款。”
    “元季丧乱,版籍多亡,田赋无准。太祖皇帝开国之后,遣周铸等百六十四人,核浙西田亩,定其赋税。复命户部核实天下土田。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诡寄。久之相习成风,乡里欺州县,州县政府,奸弊百出,谓之通天诡者。于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太祖高皇帝厌恶商人,大明开国之后推行重农抑商之策,故而商人在本朝的地位较低。洪武年间,朝廷施行海禁之策,以至于本朝商人与海外通商不顺,商税大大减少。”
    “当然,还有无孔不入的腐败,比如地方官员仗着天高皇帝远,贪墨赋税米麦,以及军中吃空饷,侵吞军屯子粒。”
    朱高煦记得,历史上明朝末期,朝廷在军队薪资方面花费了两千万两白银,几乎占据当年收入的三分之二。
    当时军饷名义上发给一百二十多万名士兵,但实际上真正的士兵总数还不到五十万人,其余七十多万人全都是虚报的名额。


同类推荐: 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就算是死馆的展开也要努力活下去【快穿】睡了男主后我死遁了(NP高H)不小心撞见父亲与妹妹的情事后这游戏也太真实了痴迷诱惑(女诱男、高H)顶级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