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明末之席卷天下 第724章 镇北伯

第724章 镇北伯

    八大晋商大部在太原,最著名的范家在宣府总兵的地盘张家口,张家口是宣府兵马驻守,他要抄家得和宣府兵马借路。
    干这种事不能急,得花最少的代价用最少的时间来解决。
    就和夺大同兵权一样,如果进来就硬干,到处打起来,只会浪费时间和人力,并增加伤亡。
    丁毅也不急,心中默默盘算了会,准备下一步棋。
    “大伙都坐,都坐,今天这里没有总兵和掌柜,都是兄弟。”丁毅客客气气的招呼大伙。
    同时一挥手,好多小娘们端上点水,茶水,水果。
    诸掌柜第一次看到丁毅这么客气,大伙相互观望,眼神交流,这丁毅收了钱后,果然对咱们客气多了。
    真是贪官啊,大明军将俱是如此,果然没一个好东西。
    范永亨率先陪笑道:“丁总兵,不知这次所谓成立晋商商会是何意思?大伙儿,都想知道呢。”
    众掌柜纷纷点头。
    丁毅一本正经的想了想:“诸位都是商人,但大明朝重农轻商,诸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第一句话说完,全场就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丁毅继续道:“说句心里话,士农工商,本镇心里,最尊重商人,最佩服的也是商人。”
    “本镇自己在旅顺就是善长经商,用经商的钱,才能训练精锐的兵马。”
    “商业活动,带动商品运输,商品交流,百姓致富。”
    “如果没有商业活动,我们生活中的所有必需品,油盐酱醋,煤铁钢柴,所有的一切,都将受到极其重要的影响--甚至失去来源。”
    “大明的天下,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商人,愿意奔波各地,历经辛苦,腾挪转运,才为天下百姓,带去了他们需要的各种商品和物资。”
    “没有商人,京城的皇帝和勋贵们吃什么,用什么。”
    “没有商人,国家的军队吃什么穿什么。”
    “没有商人,那些当官和文人,看什么读什么。”
    “商人,才是国家的根基,皇朝的一切,我丁毅,要替山西的百姓和官员,谢谢今天在场的所有晋商,感谢你们,为山西百姓做出的辛苦和努力。”
    丁毅声音越来越大,说到最后几乎是大喊而出,然后弯腰,向诸商人抱拳行礼。
    全场晋商目全口呆,有人俨然眼中湿润,也不知过了多久。
    “哇”突然人群中有人痛哭失声:“丁总兵。”
    接着现场炸了锅似的,晋商纷纷或痛哭,或兴奋大叫。
    “丁总兵了解咱们。”
    “丁总兵言有有理。”
    “丁总兵最懂商人。”
    “多谢丁总兵体凉咱们。”
    范永亨神色感动,没想到丁毅会这么看重商人。
    大明官员皆把商人看成蝼蚁,随便一句话就能剥夺商户一切。
    没想到丁毅这么看重他们。
    连范永亨也都听的老泪纵横,好些感动。
    这时丁毅又大声道:“商人地位太低,本镇要给你们相应的地位。”
    “所以本镇要成立山西晋商商会,所有资产规模达到一定地位的,都能参加。”
    “商会选出九大掌柜,加上我丁毅,共十人,一起决议商会大小事宜。”
    “我丁毅为商会会长,另选副会长两名。”
    “以后山西所有商业,皆在我们商会控制之下。”
    “包括,物品定价和销售,商业税定制和上交。”
    “九大掌柜五年一选,进入的商家,减税两成。”
    “本镇会给商会成员派发令牌,在山西境内行通无阻。若在山西境内遇盗匪,皆由本镇出兵讨伐。”
    丁毅一口气说了一大堆,众商铺听的神色激动,又惊又喜。
    说简单点,丁毅成立一个公司,他是老板,另选九家为董事。
    商人有什么好处?首先以后在山西境内随便走,有丁毅兵马支持,甚至还能护送。
    然后山西的商品销售都要经过他们商会同意,包括定价权。
    还有借贷,谁生意上钱不够,可以向商会借贷,利息极低。
    丁毅这商会已经包含了后世银行和公司两种结合。
    未来山西银行的稚形也形成了。
    他说完后,叫小娘们递上来商会合同和规章制度,拿出来每人一份。
    里面比他说的还说细。
    众掌柜们看完后,纷纷觉的,必须要加入这商会,对自己的商业有极大的好处。
    至少以后在这边走,都不用交钱,还能护送出关。
    八大晋商们开心死了,丁毅这货如此贪婪,为了赚钱都能护送他们出关。
    给他一成股份,可以接受的。
    丁毅要占股,且不投钱,大伙看了条款,还是觉的可以接受。
    其中集体定价这条,足以让大伙赚个盆满钵满。
    假设盐价,若以后山西境内规定二两一担。
    商会内全涨价,商会外的,低于二两,由丁毅去查抄,逼的他们也抬价。
    这样大伙的利润就更高了。
    其他商品皆是如此,商会能控制定权价,大把的利润就随之而来。
    丁毅还说:“这件事,我还会招山西总兵谢志良,宣府总兵王承胤一起合作,保证诸位以后在山西,畅通无阻,一起赚大钱。”
    当然,谢志良和王承胤就不在董事会里,其他董事,俱有商人担任。
    八大晋商顿时转起眼珠,要当董事,当然只有咱们这几家生意做的比较大的。
    范永亨很快道,此事至关重要,我们肯定大力支持,具体怎么做,还得回去向家主汇报决定。
    当然,丁毅笑着挥手,诸位回去之后,好好想想,有什么要补的,可以一起商讨,再补上。
    等晋商们兴高彩烈的走后,又等了大概三天,丁毅先派方多台前去太原找谢志良,他自己率领一千骑兵,兵发宣府,同行有一百匹马没骑兵,都载着包裹。
    ------------
    七月初的太原城。
    谢志良正站在城头,看着下面一辆辆马车、一头头耕牛离开太原城,前往大同镇。
    谢志良是广东人,同样是将门出身,其祖父是广东平远县总司(武职),他年轻时先读书,后投军,初平远当兵,因歼五总有功,升任平远县石正营把总,复以捍御有方,调任潮州柘林守备,再以防海得力,战绩卓著,经南赣军门元吉叙升中营游击。
    谢志良文武全才,陆战海防皆精通,也算明末少见良将。
    原历史上他与儿子最后拥护隆武帝,全家殉难,为大明尽忠。
    前面说过,因姜家在山西势大,崇祯帝于去年,调谢志良到山西为太原总兵,历史上这个时候,谢志良已经是太原总兵,兼靖粤伯了。
    这会谢志良还没封伯,没封伯爵的原因,估计是丁毅来了之后,影响了部分历史。
    但他到太原之后,和历史上一样,囤田练兵,精修边防,干的很认真。
    谢志良是想练一批精兵出来,可到了太原之后发现这里不对劲。
    因为他一个广东人,很受当地军将排挤。
    谢志良到后发现,太原府在册兵马四万六,实际兵马三万一,除去老弱病残,真正能战之兵,不到一万,且久缺训练,兵甲不齐。
    他以自己五百家丁为底子,带着一万多兵马认真训练,但下面的人阳奉阴违,派系分明,让他很头痛。
    就在这时,丁毅也和他一样空降来了。
    当时巡抚蔡懋德带着他去大同迎接,也是想结交一下这个外来总兵,大伙都从外面调来,说不定有感同身受的地方。
    不过很可惜,当天丁毅被剌,不欢而散,两人几乎没有交流的机会。
    当时谢志良以为丁毅可能比自己还惨,要在大同受当地军将排挤为难。
    不料,没多久,他就听到消息,参将章城虎意图谋杀丁毅,事败后被杀。
    接着,姜瓖和姜瑄、王全纷纷上书,一个说喝酒误事,伤了同仁,请罪辞职,另一个说从马上摔落,还有一个说身体不适,请求退职,现在三人俱被夺去兵权,关在大同。
    这时谢志良就看到丁毅的厉害之处了,更发现丁毅真是胆大包天,没什么不敢做。
    而且丁毅这么一搞,整个大同焕然一新,不听话的,老**子老油条什么,全被清理,他听到消息,大同仅把总以上,丁毅就斩了几十个。
    听着肯定有点夸张,但谢志良想,若丁毅想彻底掌控大同镇,斩个十几个军将是最少的。
    他又是羡慕又是佩服,可惜他自己不敢这么干。
    巡抚蔡懋德当时也拿丁毅没办法,你说丁毅嚣张目无朝廷吧,他又向巡抚蔡懋德保证年交税十万两银,加十万石粮。
    现在山西这粮可贵着呢,这等于几十万银。
    你说丁毅把朝廷当回事吧,参将章城虎说杀就杀了,副将姜氏兄弟说拿就拿了。
    蔡懋德思来想去,一面组织向大同供应农具牛骡和种子,一面请丁毅放了姜氏兄弟。
    因为在山西隔壁的陕西,还有榆林总兵姜让在。
    丁毅收到信后,考虑了几天,决定先放了姜氏兄弟。
    他主要是给巡抚蔡懋德面子,蔡懋德是个好官,在太原还能帮到丁毅。
    但他也回信给蔡懋德,我放姜氏兄弟,你要和谢志良支持我在太原做事。
    蔡懋德看到信后,把谢志良叫过来讨论了半夜,决定支持丁毅。
    在丁毅召集晋商开会的前两天,丁毅放走姜氏兄弟。
    姜氏兄弟先跑到太原来找巡抚蔡懋德告状,结果发现蔡懋德左顾而言他,就知道没啥用,立马转身跑去榆林,投靠榆林总兵他们的哥哥姜让去。
    蔡懋德顺势,说会上报朝廷,调他们去榆林当副总兵。
    两兄弟恨恨而去。
    巡抚蔡懋德是个好官,也是个清官,更是个正直的官员,但他这样做,无疑是帮了丁毅,且同样目无法纪。
    姜氏兄弟两个副总兵,没兵部文书,也没三司定罪,就这么被丁毅先抓起来,再像赶狗似的直接赶到榆林,从法理上说,丁毅大逆不道,和造反没区别。
    更别说丁毅在大同干的其他事。
    这事要放几年前,蔡懋德肯定要和丁毅往死里顶。
    可现在不能这么干了。
    蔡懋德是个好官,清官,所以更知道大明现在是什么吊样。
    松锦之战,大明十万精锐丧失殆尽。
    全大明朝最能打的兵马,现在只有三支,一支是退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部,另一支在孙传庭那边对付农民军,还有一支就是丁毅。
    他要是敢把丁毅逼反了,大明就真的完蛋。
    而且丁毅送姜氏兄弟过来的时候,也派人和蔡懋德说清楚。
    姜氏兄弟军纪败坏,鼓动下面军将对抗他这外来总兵,必须要清理。
    蔡懋德当然明白大明官场的德性,辽东那边同样,外来的总兵没一个能混下去的。
    太原谢志良也天天叫苦,所以他能理解丁毅的心情。
    然后丁毅又道,我现在清理他们,认真囤田练兵,可为大明训练两万精锐。
    每年交十万税银给朝廷,再交五万税银给巡抚衙门,且不要朝廷军饷和粮食,都宪大人,这样可好?
    蔡懋德当时听的激动的要哭。
    丁毅不要饷银,反哺朝廷和布政司,全大明两百多年,那有这样的总兵?
    若大明各路总都这样,那还有建奴和民贼的事情。
    所以蔡懋德听后,下定决定要支持丁毅囤田练兵,更要坚持丁毅其他的事。
    而丁毅二话不说,先派人送来十万银子,五万给朝廷,五万给布政司,而丁毅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布政司支持耗牛,农具等物。
    崇祯早就下令各镇囤田,也让各布政司配合,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所以蔡懋德大力支持,想方设法,调动全省物资,支持丁毅。
    丁毅还向他推荐红薯和土豆等作物,蔡懋德吃过,看过,大力说好,整个太原也在他推动下开始推广,并令山西全省推广。
    可这时,山西其他地方官干正事不上劲,贪污受贿一头劲,那有功夫认真推广这玩意。
    蔡懋德还向朝廷进献,得到崇祯淡淡回应一句:“朕知道了。”
    崇祯听说是丁毅献的,下意识觉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此时大明风雨飘摇,内外交困,谁有心情推广种植农作物。
    眼前如何面对满清,如何剿匪才是头等大事。
    但丁毅不但向朝廷献粮,还上交税银,囤田练兵。
    经蔡懋德再三请求,又或者崇祯知道松锦精锐皆失,要花点血本,大明朝廷总要意思意思拉拢军心。
    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八月,朝廷终于下旨,谢志良和丁毅驻守边关,囤田练兵有功,一个被敕封为靖粤伯,一个被敕封为镇北伯。
    丁毅听到消息时也笑了,他为大明朝出生入死,多次大败满清,都没封伯,反而以囤田练兵,上贡粮食和饷银的名义被敕封了伯爵。
    此时也拉开了明末之后,伯候不值钱的开始。


同类推荐: 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被前男友他爸强肏(NP,重口,高H)就算是死馆的展开也要努力活下去【快穿】睡了男主后我死遁了(NP高H)不小心撞见父亲与妹妹的情事后这游戏也太真实了痴迷诱惑(女诱男、高H)顶级暴徒